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解释学视野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理解的一元性与多样化的辩证统一,评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否有效存在着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注意扩大前理解的认知度,同时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历史视域融合。
作者 覃世艳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0-33,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百人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学视域" 西南交通大学"专题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覃世艳(1978-),女,湖北荆州人,哲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理解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7

共引文献190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