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陶渊明集》异文问题之我见(上)——兼评田晓菲《尘几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造成《陶渊明集》异文之多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宋代之前手抄本流传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的谬误。随着宋人整理、校注《陶集》,陶渊明诗文的异文基本定形。因此,过分夸大《陶集》文本的流动性并不妥当。
作者
龚斌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陶集》手抄本
《陶集》异文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龚斌(1947-),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1.
共引文献
37
1
刘敏.
陶渊明与道教之关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1):33-36.
被引量:2
2
王小敏,代振宇.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字考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106-111.
被引量:1
3
蔡华.
传神达意——读汪榕培英译陶渊明《形影神》[J]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4):138-140.
被引量:12
4
刘焱.
浅析陶渊明对“立功”理想的追求[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71-73.
5
杨立群.
固穷守志,以贫傲世的陶渊明[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41-45.
被引量:1
6
唐海宏.
钟嵘理论体系中的陶诗[J]
.林区教学,2010(5):44-46.
7
安丹丹,许振.
试析陶渊明与谢灵运写景诗的差异性[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4):57-59.
8
刘松来,张松.
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论陶渊明诗文意象的象征意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3):48-53.
被引量:1
9
高政锐,张荣东.
论陶渊明与东晋诗坛的疏隔[J]
.学术交流,2010(9):159-162.
被引量:2
10
陈令钊,丁宏武.
《文心雕龙·明诗》篇对陶渊明五言诗的偏见[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5):106-10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田晓菲.尘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91.
2
颜庆余.
异文的诗学[J]
.读书,2009(8):110-115.
被引量:2
3
田晋芳.
解构,岂能还原陶渊明诗人的本真——《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献疑[J]
.学术界,2010(2):103-107.
被引量:5
4
陈庆.
手抄本的迷雾 开创性的视角——读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J]
.编辑之友,2010(4):73-74.
被引量:2
5
龚斌.
《陶渊明集》异文问题之我见(下)——兼评田晓菲《尘几录》[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4-7.
被引量:5
6
田晋芳.
求真,还是解构后的肆意涂抹?——再论《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8-11.
被引量:4
7
王记录.
中国古代文献校勘思想三论[J]
.河北学刊,2011,31(3):59-65.
被引量:3
8
雷武铃.
新观念下的古典研究之得失——评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J]
.文艺研究,2011(10):128-135.
被引量:4
9
柯马丁(Martin Kern),杨治宜(译).
早期中国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J]
.国学学刊,2011(4):25-38.
被引量:4
10
龚斌.
拆碎七宝楼台:解构陶渊明——以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为例[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2):5-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杨柳.
浅析《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的文本误读[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17-21.
被引量:1
2
杨柳.
创新不可忽视常识与逻辑--读《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2017(12):238-249.
3
任芯颖.
中西方古典文献研究方法与理论之反思——以田晓菲《尘几录》评论为中心[J]
.图书馆杂志,2022,41(4):121-128.
被引量:1
4
王立增.
陶渊明对“身”“形”的关注、思考及诗意表达[J]
.兰州学刊,2024(8):24-3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柳.
创新不可忽视常识与逻辑--读《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2017(12):238-249.
2
李佳妮,熊静.
2022年我国文献学研究进展[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5):1-7.
被引量:2
1
龚斌.
《陶渊明集》异文问题之我见(下)——兼评田晓菲《尘几录》[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4-7.
被引量:5
2
田晓菲新著《尘几录》出版[J]
.文学自由谈,2007(6):27-27.
3
魏伯河.
田晓菲《尘几录》在中国大陆学界反响综述[J]
.华文文学,2016,0(2):64-69.
被引量:1
4
徐新杰.
《陶渊明诗文选注》商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4):53-56.
5
宗远崖.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偶订[J]
.九江师专学报,1999,18(1):6-7.
6
柯元.
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看陶渊明[J]
.九江师专学报,1989,8(1):46-50.
被引量:1
7
古诗文集的命名方式[J]
.同学少年,2014(4):54-54.
8
梁颂成.
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精神实质[J]
.武陵学刊,1995,30(2):74-76.
9
杨柳.
浅析《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的文本误读[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17-21.
被引量:1
10
异文的诗学[J]
.戏剧艺术,2009(6):109-109.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