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探讨传统中国学术的近代转型,考察经学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本文试图从经数与经目的变化上,考察经学学术转变的意义。在两千多年历史中,经数与经目随着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而变动不居的,正是在考据学最兴盛的乾嘉道光时段,经数与经目的变化最为剧烈:从段玉裁的二十一经说。沈涛的十一说,直至龚自珍的六经正名说。晚清学界对经数经目的重新排列,形成儒家经典在十九世纪的多面裂变。
作者 张寿安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63,共18页 Academia Bimestris
作者简介 张寿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9

  • 1《与马珊林书》,《十经斋文集》卷3,第4-12页.
  • 2沈涛传,见《清史稿》卷486.
  • 3沈涛.《与马珊林书》,《十经斋文集》卷3,第5-6页.
  • 4《答段茂堂先生书》,《十经斋文集》卷1,第12-17页.
  • 5黄进兴.《荀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收入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6年,第477-502页.
  • 6《打破道统重建学统-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个新观察》[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52):15-52.
  • 7《治经廑记》.《十经斋文集》.卷4.
  • 8永瑢等撰.《经部·四书类》,《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5年,第289页.
  • 9戴震.《经考附录卷七》,收入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第九册,黄山书社,2001年,第601-605页.
  • 10<六经皆史?且听经学家怎么说?章学诚龚自珍论学术流辨之异同>,收入《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第273-310页.

二级参考文献44

  • 1丁四新.龚自珍的阴阳五行观及其历史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1995,15(5):42-46. 被引量:2
  • 2刘师培.《刘申叔遗书》,上册.总目页4.
  • 3关文瑛.《经学教科书》.于1937年出版.
  • 4程千帆.《别录七略汉志源流异同考》.杨家骆主编.《校雠学系编》.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
  • 5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二十五史补编》.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59年,第二册.
  • 6龚自珍.《六经正名答问五》.《龚自珍全集》.页40.
  • 7段玉裁.《十经斋记》.《经韵楼集》卷9.《段玉裁遗书》.台北:大化书局,1977.下册,页1046.
  • 8沈涛.《十经斋室考文》.《十经斋文集》卷1.页5.
  • 9《治经廑记》.《十经斋文集》.卷4.
  • 10沈涛.《廿一经堂记》.页9-11.

共引文献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