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沈光烈职业补习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沈光烈先生是我国早期对职业补习教育论述最多的人,他关于职业补习教育的意义,职业补习教育的需要,职业补习教育的内容,职业补习学校的教材,职业补习教育的师资,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管理,职业补习教育的具体操作等方面的论述,对当前的职业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及指导意义。
作者
顾琪章
机构地区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178-180,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沈光烈
职业补习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718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
顾琪章(1957-),女,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人文系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为名家教育思想及实践。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起孟.如何推广职业补习教育[J].教育与职业,1941,.
2
江问渔.
职业补习教育还不值得提倡么?[J]
.教育与职业,1935(2):105-108.
被引量:5
3
毛仁学.一年来的重庆中华职业补习学校[J].教育与职业,1941,.
4
姚惠泉 潘文安.办理上海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一得[J].教育与职业,1941,(193).
5
柳建.改进职业补习教育之意见[J].教育与职业,1940,.
6
杨智,何光全.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J]
.职教论坛,2008,24(15):61-64.
被引量:3
7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概论序言》,中华书局1941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汪光华.
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9-22.
被引量:5
2
汪光华.
民国学者对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2-116.
被引量:2
3
汪光华.
民国时期中华职教社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探索与推广[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0):73-75.
被引量:3
4
汪光华.
论职业补习教育的中国化及其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7(24):80-81.
被引量:2
5
蒋致远.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三册[M].宗青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6
蒋致远.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九编[M].宗青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7
江问渔.今后中国职业教育究应如何改进.中华教育界,2.
8
顾树森.我国设施职业教育之方法.中华教育界,1918,7(6):6-6.
9
江问渔.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展望.中国建设,(1946):105-105.
10
过探先.改良乡村学校实施办法之商榷.新教育,1(1924):182-182.
共引文献
9
1
汪光.
中国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
.职教论坛,2005,21(07S):62-64.
被引量:5
2
汪光华.
民国时期中华职教社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探索与推广[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0):73-75.
被引量:3
3
汪光华.
中华职教社的职业补习教育(1917—1945)[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8):41-43.
被引量:1
4
汪光华.
论职业补习教育的中国化及其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7(24):80-81.
被引量:2
5
李霞.
江恒源与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J]
.教育评论,2008(5):150-153.
被引量:5
6
汪光华.
从附庸到主流——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正规化述评[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5-78.
被引量:2
7
谢德新,谢长法.
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述评[J]
.职教论坛,2014,30(34):89-93.
8
谢德新,汤婷婷.
江恒源补习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职教论坛,2016,32(22):92-96.
被引量:4
9
王羽菲,祁占勇.
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热点领域与展望[J]
.当代职业教育,2018(4):42-48.
同被引文献
20
1
汪光华.
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9-22.
被引量:5
2
谢培.
上海解放前的职业补习教育[J]
.成才与就业,1996,0(6):44-45.
被引量:1
3
汪光华.
民国学者对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2-116.
被引量:2
4
汪光.
中国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
.职教论坛,2005,21(07S):62-64.
被引量:5
5
汪光华.
职业补习教育概念的历史考辨与现代演变[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2):178-180.
被引量:4
6
汪光华.
晚清实业补习教育的引进与试行[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5-78.
被引量:3
7
汪光华.
民国时期中华职教社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探索与推广[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0):73-75.
被引量:3
8
汪光华.
中华职教社的职业补习教育(1917—1945)[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8):41-43.
被引量:1
9
汪光华.
论职业补习教育的中国化及其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7(24):80-81.
被引量:2
10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C].江苏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2006:1-5.
引证文献
1
1
谢德新,谢长法.
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述评[J]
.职教论坛,2014,30(34):89-93.
1
杨智,何光全.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J]
.职教论坛,2008,24(15):61-64.
被引量:3
2
李芙梅.
终身教育思想述评[J]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1):116-118.
被引量:2
3
卿玉弢.
浅谈新课程下的家庭教育[J]
.文教资料,2015(17):134-135.
4
赵霭吴.
职业补习教育的几个实际问题[J]
.教育与职业,1935(4):237-241.
5
清儒.
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J]
.教育与职业,1937(1):1-3.
被引量:2
6
蒋凯.
终身教育思想述评[J]
.现代远距离教育,1996(3):8-11.
被引量:9
7
李国庆.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3):71-74.
被引量:2
8
顾琪章.
成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简论中华职业教育社推进的补习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2):98-99.
被引量:2
9
谢德新,谢长法.
何清儒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5):75-79.
被引量:1
10
韩国海,周玉荣.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述评[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6):56-58.
被引量:3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