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插秧与直播稻对比分析及推广建议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介绍了淮安市楚州区水稻直播和机播秧2种栽培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分析,指出直播稻较机插秧稻少收益234.8元/667m2。对此,建议应加强宣传,大力推广机插秧稻的生产。
作者
纪效谦
耿友玲
机构地区
淮安市楚州区车桥镇农技推广中心
淮安市楚州区农机推广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3期82-83,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机播秧
效益分析
推广
楚州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纪效谦(1970-),男,江苏淮安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0
1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倪金龙.
不同肥料类型和处理对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27-29.
被引量:10
2
罗来君,宋光锋,严亚东.
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25-126.
被引量:4
3
程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集文,吴建平,王在满,臧英.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1):1-5.
被引量:145
4
陈雪丽,王玉峰,张磊,李伟群,王晓军.
生物型水稻专用肥在黑土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147-151.
被引量:10
5
黄旭,唐拴虎,徐培智,黄巧义,卢钰升,蒋瑞萍,李苹,付弘婷.
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95-96.
被引量:30
6
石广跃,陈新,王兴龙.
淮安市晚熟小麦茬口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79-79.
被引量:9
7
孔菊兰,蒋秀风.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探讨[J]
.农技服务,2010,27(11):1533-1534.
被引量:5
8
张宗春,何兴武.
机插秧在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125-126.
被引量:2
9
薛亚光,王康君,颜晓元,尹斌,刘立军,杨建昌.
不同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3号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781-4792.
被引量:33
10
徐翔.
机插水稻与直播稻成本与产量对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22-1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张文胜.
机插秧关键技术及推广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02-103.
2
何水华,刘建国,李健,刘刚,吴国锋.
不同种植方式对“上农粳2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7(3):44-44.
被引量:1
3
任珺.
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7):79-79.
被引量:2
4
尹志宽.
营口地区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J]
.北方水稻,2019,49(4):26-27.
被引量:1
5
苏嘉颖,汤佳玮,支玉鑫,余淋,侯建霞,熊启中,陈勇,陈骏,李慧敏,景建元,罗来超,柴如山,张卫峰.
巢湖流域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4,51(4):677-68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马方中,郑先报,马爱国,孙定红.
庐江县单季晚粳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83-84.
2
钱进,朱孔志,赵建明,卢霞,卢俊.
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的对比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2):84-84.
被引量:1
3
胡春艳,焦建国.
水稻臻香丝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及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2):12-13.
被引量:1
4
莫雄.
海南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2020,10(11):107-109.
被引量:4
1
王兰英,丁平,刘文俊,邱剑锋,赵洪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9(3):56-58.
被引量:1
2
盛红军,徐友,李聪.
2010年楚州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51-151.
被引量:1
3
裴红,张全英.
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的最佳途径[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87-188.
4
孙焱.
楚州区优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230-230.
5
周鑫,王纯芹,纪效谦.
2010年淮安市楚州区麦蚜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89-189.
6
吴清,周信峰,王乃中.
淮安市楚州区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204-204.
被引量:2
7
管亚之,陈瑞林,张军.
淮安市楚州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91-92.
被引量:1
8
孙明哲,王蔚,徐峰,李春胜,于海涛,王志涛.
秸秆育苗播秧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1):126-127.
被引量:1
9
郑胜萍.
为何水稻机播秧推而不广[J]
.河北农机,2002(1):25-25.
10
李品清,陈权宏,农文兴,梁平超,邓明晖.
晚稻旱播秧药剂防治稻瘿蚊试验[J]
.广西植保,1998,11(1):14-15.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