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时间与空间是讨论社会现象的两个要素,以往学者在研究白族的族性时强调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历时性强调的是时间与族性的关系以及汉人对白族族性生成的影响。本文运用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基于大理村落的田野研究,讨论洱海区域内部上关、下关、海东、海西文化地理空间对白族人族性生成的意义。认为洱海区域的地理所具有的物质性基础给生活于其中的白族人提供了有差异的空间经验,将洱海区域的白族人内部差异彰显出来,在一个统一的白族概念下存在着他们相互区分和相互参照的内部边界(inner-boundary)。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49,共8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沈海梅(1968-),女,云南省永仁县人,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人类学所教授,研究方向:西南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性别、族性、宗教、公共健康)。云南昆明6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