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晚清南、北侗地区涵化差异管窥——以咸同年间侗民起义事件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侗族南、北方言的分化,是汉侗涵化差异的结果。清代咸同年间,北侗姜应芳起义全面"挪用"汉语书写传统进行自我表述,"模仿"汉族封建社会的国家建制,表明此时汉文化对北侗的冲击与渗透较为激烈,涵化程度极深。而南侗梁维干起义拒斥汉语书写,坚守侗族传统款组织体系,反映了此时南侗受到汉文化的冲击较小,涵化程度较弱,汉文化的移入还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作者 杨经华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差异与成因--中国南 北侗地区文化 经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BMZ029)
作者简介 杨经华(1975-),男,侗族,贵阳三穗人,贵州财经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民族经济。贵州贵阳55000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A]..饮冰室专集(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 2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12):11-17. 被引量:23
  • 3[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3.
  • 4杨权等.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24.
  • 5清·赵沁,田榕纂修.玉屏县志(卷2)[M].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 6余达忠.侗族民居[M].深圳: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37.
  • 7贵州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C].1982年内部印刷本.
  • 8杨锡光等翻译.侗款[M].长沙:岳麓书社,1988.
  • 9清·吴起风等撰.靖州直隶州志·艺文(卷11)[M].光绪五年刻本.
  • 10清·俞渭修.黎平府志·武备[M].光绪十八年刻本.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