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何处寻觅精神家园:纸质印刷文本庋藏、传播与知识分子失语时代公共图书馆道义担当的可能向度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悬置社会—政治层面"不可抗因素"不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降并迄今方兴未艾,与出版—印刷等传统纸质传媒凋零式微,电视、数字、网络等新兴电子传媒汹涌勃兴的同时,介入公共话语、充当社会正义良知代言人的知识分子日渐退隐最终逍遁于无形——该类群之后来者自觉演变分化为学院知识分子和媒介知识分子(或称电视知识分子),即本质上规避道义担当、抛却社会责任的所谓"知道分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版—印刷传统纸质传媒与电视、数字、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分别构成了知识分子文化与知道分子文化的重要形式表征,由此揭橥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文献馆藏意义层面长期以来被繁茂芜杂的技术细节所遮蔽着的一个重要事实:纸质印刷文本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言说空间,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建构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立场;以纸质印刷文本庋藏、传播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实乃当下"后知识分子时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承最具操作可能的重要途径——今日知识分子公共话语集体失语,民众趋之公共图书馆寻觅精神家园,寄望其能肩起道义担当,引领崇高价值——因含此内在独特天然优势,公共图书馆确具民智启蒙、人文引领等道义担当之可能向度。藉此,热闹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再只是驻足于浅表意义层面上的应景运作,而终于找到了自身赖之安身立命的真正魂魄;同理,沸沸扬扬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等大而无当之类空泛的理念讨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真正的精髓或归宿。
作者 谭楚子
机构地区 徐州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5,共12页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谭楚子(1968-),男,字一飞。号祥光山人,江苏南通市人,文学博士,徐州图书馆研究馆员,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元明清文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方维规.“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6(5):191-204. 被引量:26
  • 2(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萨特传[M].黄忠晶译.长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85-92.
  • 3(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3.
  • 4(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l:3.
  • 5(美)迈克尔·伯恩斯.左拉与德累福斯事件[M].郑约宜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6老聃.道德经[M].李零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75.
  • 7“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特别策划.南方人物周刊,2004,(7):34-39.
  • 8(美)拉塞尔·雅各布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 9鲁迅.《自选集》自序[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8.
  • 1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91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5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