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以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反映非裔美国人的心理现实。他们生活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象征界里,必须屈服于这个文化的价值理念,但是符号界民族文化的潜流持续不断地对他们的象征界进行渗透,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然而带有符号界特征的民族文化尽管具有包容与滋养的慈母胸怀,却终因其异质性和流动性而缺乏主旨与定位,无力与白人文化形成势均力敌的抗争力量。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8,共6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作者简介
孙红洪,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