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
被引量:
10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全面回顾2006年以来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技术对策、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作者
夏敬源
机构地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共5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产业化推广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4
同被引文献
847
引证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599
参考文献
7
1
范小建.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6):5-13.
被引量:56
2
夏敬源.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4-14.
被引量:76
3
孙政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1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夏敬源.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2010(1):5-9.
被引量:114
5
赵中华 杨普云.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中生物多样性技术的集成应用.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88-90.
6
吕跃星 张振铎 陈丽玲.吉林省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实践.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99-101.
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植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与展望.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5-43,157-161,1013-1021,1026-103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范小建.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6):5-13.
被引量:56
2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J]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5-7.
被引量:9
3
孙政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1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刘万才,姜瑞中.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6):121-132.
5
夏敬源.
我国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暴发现状与防控成效[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1):5-9.
被引量:59
6
夏敬源.
改革创新农技推广 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J]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4-7.
被引量:19
7
夏敬源.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4-14.
被引量:76
共引文献
224
1
黄光鹏,黄晞.
浅议广西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广西农学报,2006,21(6):65-67.
被引量:1
2
刘年喜.
论湖南省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形势与对策[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8(7):145-147.
3
尹丽荣.
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
.农家科技,2011(S1):25-25.
被引量:2
4
刘年喜.
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形势与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6):41-43.
被引量:14
5
夏敬源.
我国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暴发现状与防控成效[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1):5-9.
被引量:59
6
李立秋,刘万才.
树立公共推广理念 加速农技体系建设[J]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6):4-7.
被引量:13
7
刘万才,姜玉英,张跃进,冯晓东,夏冰,刘宇,曾娟.
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09(8):28-31.
被引量:42
8
杨普社,王启发,张凯,徐爱仙.
创新理念 危中求机 推动武汉蔬菜产业提档升级[J]
.中国农技推广,2009,25(9):4-6.
被引量:1
9
张孝峰.
建立棉花产业技术服务新机制的探索[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81-82.
10
夏敬源.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2010(1):5-9.
被引量:114
同被引文献
847
1
李周,温铁军,魏后凯,杜志雄,李成贵,金文成.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专家深度解读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J]
.中国农村经济,2021(4):2-20.
被引量:150
2
袁玉婷,尼玛次仁,唐琳,王晋雄,次仁白珍,赵彩霞,李施蒙,南志强.
立足油菜产业发展,推动油菜增产增效——基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J]
.西藏农业科技,2019,41(S01):1-5.
被引量:8
3
王树娟,斯琴,刘义龙,李婷,李艳艳.
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榆绿毛萤叶甲绿色防控技术浅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3,46(3):31-33.
被引量:3
4
苏柳,王承锐,牟玉杰.
扎兰屯地区榆树常见3种叶甲识别及防治措施[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2,45(5):27-29.
被引量:1
5
肖婷,褚姝频,许媛,周福才,姚克兵,杨敬辉.
江苏丘陵地区早春桃园主要小型害虫和天敌发生初探[J]
.应用昆虫学报,2021(1):195-203.
被引量:2
6
叶勇,张必胜,杨再培,杨志,张力,牟玉梅.
黔东南地区鲜食辣椒设施栽培高产高效技术——以三穗县为例[J]
.基层农技推广,2023(5):71-73.
被引量:4
7
张小明.
黔东南州辣椒产业发展成效及对策建议[J]
.基层农技推广,2022(9):62-64.
被引量:5
8
丁林华,任俊,黄培枝.
永安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的措施及成效[J]
.基层农技推广,2021(12):49-51.
被引量:4
9
王一伟,钟星立,杜特专.
翼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J]
.计算力学学报,2007,24(1):98-102.
被引量:20
10
郑立飞,赵惠燕,刘光祖,吴月宁.
棉蚜种群数量动态模型[J]
.生物数学学报,2008,23(2):306-31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9
1
王树娟,斯琴,刘义龙,李婷,李艳艳.
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榆绿毛萤叶甲绿色防控技术浅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3,46(3):31-33.
被引量:3
2
丁林华,任俊,黄培枝.
永安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的措施及成效[J]
.基层农技推广,2021(12):49-51.
被引量:4
3
林伟锋,文家富,王刚云,张顺京.
商洛市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运作模式与发展思路探索[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140-142.
被引量:1
4
司兆胜,宫香余,李鹏.
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J]
.北方水稻,2011,41(5):41-43.
被引量:8
5
朱福民,张莉.
成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J]
.蔬菜,2011(10):41-44.
被引量:4
6
窦秦川,罗嵘,李亚红,李永川,王德海,傅杨.
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及效益[J]
.云南农业,2012(1):20-21.
被引量:7
7
窦秦川,罗嵘,王德海,吕建萍,傅杨,汪铭.
云南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集成应用及其效益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5):60-62.
被引量:9
8
徐灵超,秦桂泉,曾晓玲,廖国安,谭胜斌,王庆章,易光辉.
宁乡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实践[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2(6):13-14.
被引量:13
9
欧高财,郑和斌,任凡,陈秋芳.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59-62.
被引量:40
10
陈卫宇,章泳,谢洪芳.
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11-11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99
1
彭斯,陈玉萍.
山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的调研证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24-35.
被引量:4
2
杨传邦,远晓.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农药减量试验[J]
.新农民,2024(7):79-81.
3
李航飞,韦素琼,魏少彬.
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农户视角下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应用影响因素调查数据集内容与研发[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1,5(1):89-98.
4
许建平,邵长亮.
丰台区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信息,2021,33(5):51-58.
被引量:2
5
支玉玺,赵小娥,李向阳,吴玮.
武功县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4(1):69-72.
被引量:2
6
张艳刚,张小龙,解丽娜.
玉米穗虫绿色防控措施筛选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3(9):19-22.
被引量:2
7
丁林华,任俊,黄培枝.
永安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的措施及成效[J]
.基层农技推广,2021(12):49-51.
被引量:4
8
惠祥海,赵艳丽,郭立,许玲,王宏梅.
花生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模式探讨与应用[J]
.基层农技推广,2021(8):60-61.
被引量:2
9
王一,邹燕,耿广东.
辣椒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基层农技推广,2021(6):103-106.
被引量:3
10
焦玉霞,刘生,孙玉涛,王宏梅,王祥会.
邹城市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0(12):73-75.
被引量:1
1
夏敬源.
全面推进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
.中国植保导刊,2010(12):5-8.
被引量:16
2
我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突破[J]
.种子世界,2012(10):58-58.
3
赵国祥.
橡胶、肉桂、香荚兰立体栽培模式探讨[J]
.热带农业科学,1999,19(6):72-79.
被引量:3
4
中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重大突破[J]
.农家致富顾问,2012(9):16-16.
5
杨祎,陈立文,陈必链,王明兹.
微藻净化沼液产业化研究进展[J]
.中国沼气,2015,33(4):49-53.
被引量:6
6
夏敬源.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
.今日农药,2011(3):20-24.
被引量:12
7
王飞航.
我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突破 运城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育成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2,0(8):13-13.
8
王飞航.
中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重大突破 产业化推广尚需时日[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2(9):4-5.
9
朱法海.
关于“扬糯麦1号”小麦种植情况的分析[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71-72.
10
马铃薯生产需加快技术集成和产业化推广[J]
.科学种养,2011(6).
中国植保导刊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