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的篇章衔接手段——以第三回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红楼梦》的篇章衔接手段。拟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分别从指称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方式方法。
作者
张昀
机构地区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1,37,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红楼梦
第三回
篇章
衔接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张昀,女,湖北蕲春县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08级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共引文献
3
1
任亚洲.
论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方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176-178.
2
朱薇.
《红楼梦》“红”字的翻译文化比较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19-121.
被引量:3
3
严荷菱.
“道”在日常生活中——从艺术说起[J]
.江淮论坛,2015(2):92-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孙玉.
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评介[J]
.外国语,1995,18(4):78-79.
被引量:11
2
仇曾升.
曲径方通若耶溪——林黛玉原型谈[J]
.红楼梦学刊,1994(1):231-235.
被引量:2
3
朱永生.
功能语言学对文体分析的贡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1-4.
被引量:40
4
程斐.
各绽奇葩 馥郁清香——浅析杨译霍译《红楼梦》第三回中之异同[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7-10.
被引量:1
5
张燕.
《红楼梦》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比较《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J]
.文学界(理论版),2011(9):52-53.
被引量:1
6
杨秋荣.
陈词套语有时也成一种美——摭谈《红楼梦》第三回的外貌描写[J]
.红楼梦学刊,2012(4):306-311.
被引量:1
7
张波.
篇章语言学与日语阅读教学[J]
.中国科技信息,2013(8):203-203.
被引量:1
8
甘露.
语篇分析法与高考完形填空[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10):3-4.
被引量:1
9
王晓梅.
以篇章语言学为视角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德语的阅读写作能力及教学实践分析[J]
.新课程,2015(9):71-72.
被引量:1
10
牛雪侠.
篇章语言学与德语阅读教学[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3):39-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佳琦,董涛.
《红楼梦》既定前提的颠覆——以甲戌本第三回为中心[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1(6):106-113.
2
许依然.
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德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
.现代语言学,2021,9(4):906-911.
1
赵莉.
《红楼梦》第三回杨、霍两种译文的对比分析[J]
.青春岁月,2012,0(2):60-60.
2
王海燕.
宝玉摔玉之我见[J]
.考试(高考族),2009(9):11-11.
3
许晖.
“杜撰”原意非虚构[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2(11):55-55.
4
孔玲.
《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08(34):47-47.
被引量:2
5
谢思思,胡淼.
《长恨歌》许渊冲译本的指称研究[J]
.海外英语,2013(24):170-172.
6
熊荣敏.
文化意象的再现与失落——评《红楼梦》第三回的翻译[J]
.世纪桥,2008(11):88-89.
被引量:2
7
陈明.
试析贾府败落的原因[J]
.新校园(上旬刊),2010(11):38-38.
8
徐玲丽.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逻辑衔接比较研究——以《嘉莉妹妹》为例[J]
.考试周刊,2009(38):41-43.
被引量:1
9
刘丹妮.
用画论读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10(1):10-11.
10
张雅芬.
《红楼梦》两种译本文化传递的对比研究——以杨译和霍译的第三回译本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7):69-69.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