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抑制,建议通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施土地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和改善监管体制等方式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作者
王进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
2010年第19期24-25,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
农村金融发展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明贤,匡远配.
“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8(5):110-113.
被引量:21
2
任爱英,白凌纯.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J]
.现代经济信息,2008,0(1X):3-4.
被引量:5
3
陈辉.省政协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展开调研[N].湖北日报,2008-05-23.
4
朱新蓉.
武汉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60-67.
被引量:3
5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宗化,章立山,谭崇武.
农发行信贷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调查[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4):49-50.
被引量:1
2
王玉芝,袁世伟.
重塑农村金融体制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6):68-69.
被引量:16
3
巴曙松.
农村金融改革的七种现实选择[J]
.新财经,2006(8):20-21.
被引量:9
4
周强.在长株潭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07.
5
在"两型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银行要围绕并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导向.一是以"兴工强市"为己任,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二是以企业品牌为依托,重点支持优势产业.三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突出培育产业集群.
6
"效能政府"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地方银行通过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方式来进行.一是服从并服务"新型城市化"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重点支持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划的"环境同治"、"生态环境补偿"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调整信贷投放政策,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效应.
7
一是优化渠道建设,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服务.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为市民提供多形式、多品种服务.三是完善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高品质、高标准服务.建立了包括外观形象、服务环境、业务流程、管理程序、操作规则、质量评价标准等"一揽子"服务策略,以提升服务品质和标准.
8
张智勇.地方银行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2007.
9
陈辉.省政协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展开调研,2008.
10
张宗成.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
.武汉金融,2008(4):8-1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7
1
周栋良,刘茂松.
“两型社会”研究述评[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29-33.
被引量:9
2
李明贤,匡远配.
“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8(5):110-113.
被引量:21
3
朱志成,安子铮.
论武汉城市圈金融改革创新[J]
.市场论坛,2008(10):56-58.
被引量:2
4
王进.
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5):40-42.
5
欧阳峣,生延超.
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述评[J]
.中国流通经济,2009,23(10):34-37.
被引量:3
6
欧阳峣,陈修谦.
“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84-88.
7
李正辉,王佳,许涤龙.
金融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差异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0,26(3):78-81.
被引量:1
8
陈凌建.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J]
.全国商情,2010(8):66-67.
9
方建珍,杜伟岸.
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论“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J]
.武汉金融,2010(7):11-13.
被引量:2
10
陈凌建.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农业”的禀赋分析[J]
.当代经济,2010,27(10):89-91.
1
王进.
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5):40-42.
2
蒋满霖.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47-50.
被引量:4
3
孟丽萍.
我国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基本设想[J]
.农业经济,2001(2):9-11.
被引量:28
4
邵伟红.
关于浙江省农村金融创新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4X):422-423.
5
林乐芬,赵倩.
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J]
.学海,2009(5):68-72.
被引量:69
6
刘厚良,陈存友.
西方农地金融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3,0(1):42-44.
被引量:2
7
贾鹏芳.
农地金融发展的困局及其突破[J]
.经济研究导刊,2017(11):22-23.
8
林乐芬,王军.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金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1,32(12):60-65.
被引量:59
9
杨婷,叶琪.
土地流转中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与创新[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31-35.
被引量:10
10
罗剑朝,聂强,张颖慧.
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J]
.中国农村观察,2003(3):43-51.
被引量:68
当代经济
2010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