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氮共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碳氮共渗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工件在炉内共渗对碳势和氮势设定,从而降低渗碳温度,增强工件表面对活性碳、氮原子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提高碳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速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工件的渗碳速度,减轻了工件的畸变。改善渗层的碳浓度梯度,使渗层碳浓度变得平缓,淬火后获得良好的硬度梯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
作者
付继业
皮志勇
于淑珍
机构地区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0年第19期27-28,30,共3页
MW Metal Forming
关键词
碳氮共渗
应用
技术
碳浓度梯度
工件表面
化学吸附作用
碳原子扩散
渗碳温度
分类号
TG156.8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利平,李爱云,王云昌.
快速压力渗碳工艺及其机理分析[J]
.热加工工艺,2004,33(6):25-26.
被引量:3
2
赵振东.
低压真空渗碳气淬技术的应用[J]
.国外金属热处理,2005,26(3):33-34.
被引量:5
3
余卓平,尹东晓,张立军,宁国宝.
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问题概述[J]
.汽车工程,2005,27(3):372-376.
被引量:42
4
金荣植.
采用氧探头精确控制碳势的方法[J]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6,27(4):16-19.
被引量:3
5
罗武,何生.
滴注式稀土碳氮共渗工艺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7,36(18):56-58.
被引量:6
6
胡传圻.热加工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7
樊东黎.热处理技术数据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薛元强.
氧探头在可控气氛加热炉中使用的要点及常见故障[J]
.热处理,2007,22(5):64-65.
被引量:1
9
金荣植.
提高氧探头使用寿命的措施[J]
.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17):65-68.
被引量:1
10
王晨.
滴注式气体渗碳碳势控制[J]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9,35(1):45-4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李亚东,孟琴琴,薛鑫,彭超峰.
20CrMnTi钢零件表面处理工艺研究进展[J]
.湖南有色金属,2011,27(5):45-47.
被引量:2
2
周燕辉.
氧探头在可控气氛加热炉碳势控制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4):67-69.
3
郭强强,李霏.
车辆制动盘防锈措施的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2019,45(9):62-63.
被引量:1
4
徐玲,洪庆良,彭锋,孙仁杰,张俊茹.
乘用车制动盘锈粘结问题分析[J]
.北京汽车,2024(3):25-2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彭旭,赵润宇,李坤茂,张纯,刘静.
20CrMnTi钢负压真空间隙式渗氮工艺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75-78.
被引量:3
2
蔡卿,叶伟伟,史扬杰,马国梁,张新中,张瑞宏.
新型筑埂机传动部件设计与分析[J]
.农业装备技术,2017,43(5):20-23.
3
徐玲,洪庆良,孙仁杰,高翔,刘晓萍.
制动盘表面分区域喷涂研究[J]
.上海汽车,2024(2):56-62.
1
朱连光,王砚军,李庆见.
脉冲式气体渗碳技术研究和应用[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6):21-23.
被引量:1
2
张明星,王军,康沫狂.
硅在低碳合金钢中作用的研究(Ⅰ)——硅对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1992,17(8):3-7.
被引量:16
3
牟卫萍.
测定20Cr钢渗碳层深度方法的比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1):48-49.
被引量:1
4
李春阳,韩立民.
离子碳氮共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材料保护,1989,22(4):36-40.
5
刘敬明,蒋政,张恒大,吕反修,唐伟忠.
大面积CVD金刚石膜的热铁板抛光[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23(1):42-44.
被引量:9
6
孙炳超,周久朋,王辉军.
酸洗对20CrMnTi钢渗碳速度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12,37(10):115-118.
7
邸全康,朱洪武,王福明,李长荣.
23Si2MnCrNiMoV钢固体渗碳层的影响因素[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37(1):157-162.
8
费微.
直读光谱仪在渗碳层分析中的应用[J]
.川汽科技,1997(3):29-31.
9
史有森.
渗碳过程中碳势变化对工件碳浓度的影响[J]
.热处理,2008,23(5):51-54.
被引量:2
10
卢日环,刘相华,闫述,刘立忠.
瞬时淬火工艺下低碳钢的组织演变规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11):1567-1571.
被引量:2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0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