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米原汁浸提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黑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黑米原汁浸提工艺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4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10min、粉碎度30目,制得的黑米原汁呈透亮琥珀色,黑米独特的米香味突出,入口甘甜且细腻。
作者
吴素萍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农学院
出处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3,共3页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关键词
黑米原汁
浸提工艺
工艺参数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作者简介
吴素萍(1963-),女,教授,主要从事粮油食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信地址:(750021)宁夏银川市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马晓佩,张晖,王立,郭晓娜,姚惠源.
黑米饮料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9):209-211.
被引量:15
2
徐明生,吴少福,上官新晨.
不同杀菌条件对黑米饮料色泽和杀菌效果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1):98-100.
被引量:5
3
晏志军,张思锐,樊建峰.
黑米饮料的开发[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2):33-34.
被引量:2
4
吴素萍.
复合菊花茶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7,32(12):165-168.
被引量:15
5
李军生,黄慧淑,何仁.
黑米主要营养素分析与黑米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2,13(6):35-37.
被引量:12
6
邓光辉,周桂.
系列黑米饮料工艺及配方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6(1):96-100.
被引量:4
7
吴正奇,陈道玉,郭圣祥,李先芝.
酶法黑米饮料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2007,28(4):38-4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邓光辉,周桂.
系列黑米饮料工艺及配方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6(1):96-100.
被引量:4
2
宁井铭,周天山,方世辉,夏涛.
绿茶饮料不同浸提方式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288-291.
被引量:17
3
张启明.
菊花茶饮料品类的市场前景分析[J]
.食品工业,2004,25(5):43-44.
被引量:4
4
汪芳安.
我国黑米资源的利用概况[J]
.陕西粮油科技,1993,18(2):22-24.
被引量:10
5
谢笔钧,胡慰望,王小红.
黑米中微量营养元素Fe、Zn、Cu和黑米色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3,14(6):17-19.
被引量:38
6
王景晨,王学增,王亚莉.
黑米天然黑(紫)色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3,14(6):13-17.
被引量:45
7
涂清荣,姚惠源.
焙炒糙米理化性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2):8-11.
被引量:16
8
李魁,王梅玉.
我国黑米发酵饮料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4):15-18.
被引量:5
9
傅翠真.
黑米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J]
.中国粮油学报,1993,8(A09):44-45.
被引量:6
10
董文明,吴荣书,袁唯.
花卉饮料工业的开发[J]
.食品工业,2005,26(2):3-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3
1
祁伟.
双歧黑米酸乳的研究与应用[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3):75-77.
2
曹树稳,谢平,涂宗财.
黑色系列产品——“五黑营养液”研制[J]
.粮食与油脂,1994(3):28-30.
被引量:2
3
徐明生,吴少福,上官新晨.
不同杀菌条件对黑米饮料色泽和杀菌效果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1):98-100.
被引量:5
4
黄俊杰,赵善民,晋玲,黄丽娟,何显教.
东兰墨米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白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5):776-777.
5
唐喜国,王飞雪,杜云建.
小米醇化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J]
.饮料工业,2007,10(5):27-29.
被引量:2
6
许乾丽,茅向军,王昌伦,朱昭阳,周雪松.
无嗅大蒜饮料研制及其营养评价[J]
.贵州科学,1997,15(1):36-38.
被引量:2
7
茹建甫,李雅晶,韩晓琴.
强力神营养液的澄清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08,10(3):30-33.
8
马晓佩,张晖,王立,郭晓娜,姚惠源.
黑米饮料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9):209-211.
被引量:15
9
张岩,徐玉娟,李妍.
剑花复合饮料的研制[J]
.粮油加工,2009(1):136-137.
被引量:1
10
苏世彦.
双歧杆菌发酵黑米酸乳的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8,14(1):21-2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7
1
许立奎,张宗宸.
黑米素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二)[J]
.粮油食品科技,1993(5):36-37.
被引量:6
2
沈明泉,赵则胜,张纪樵,洪筱坤,王智华.
上农黑米药用成分的分析初报[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2):137-139.
被引量:18
3
李君兰,刘志芳,李贻华,赵秋玲.
发酵性黑米红枣饮料工艺研制[J]
.食品科学,2005,26(2):278-280.
被引量:19
4
万明,杨菠,付桂明.
黑米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
.江西食品工业,2005(2):20-21.
被引量:14
5
古能平,杨春城,何飞燕,唐海丰.
复合黑米海带茶饮料的开发[J]
.食品与机械,2006,22(1):88-89.
被引量:3
6
上官新晨,徐明生,蒋艳,潘晓云,吴少福,李晓阳,赖卫华,黄英金,涂伟.
黑米乳酸饮料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1):91-97.
被引量:3
7
胡秋林,钟丽玉.
黑米营养成分的基础分析[J]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1997(1):5-9.
被引量:14
8
黎晓霞.
黑米红茶饮料的研制[J]
.广西轻工业,2008,24(12):8-9.
被引量:5
9
任璐,杭锋,龚广予.
黑米谷物牛奶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2):116-118.
被引量:9
10
孙月娥,刘彬倩,王卫东.
黑米黑豆黑芝麻复合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2012,33(14):312-317.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
1
隋新,吕进义,李盛,马先红.
黑米饮品的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17,17(3):129-13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马先红,许海侠,韩昕纯.
黑米的营养保健价值及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2018,39(3):264-267.
被引量:31
2
张超文,谢梦洲,王亚敏,朱建平,向茗.
参苓谷物冲调粉的研制及工艺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6):33-37.
被引量:5
3
熊艳珍,黄紫萱,马慧琴,程建峰.
黑米的营养功能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7):408-415.
被引量:18
4
刘征辉,崔施展,魏曼,王腾,刘永进,赵云平,贾东升.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茶精制备工艺研究[J]
.保鲜与加工,2021,21(7):59-63.
被引量:6
5
宋盼盼,曹亚楠,刘颖翔,陈琳,赵钢,彭镰心.
苦荞复合代餐粉的研制[J]
.保鲜与加工,2021,21(9):43-51.
被引量:5
6
武文豪,何冲冲,王传波,杨小川,方中明.
特种稻黑米和红米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25(7):1046-1055.
被引量:4
1
李赛男,张秀玲,柳晓晨,程雪.
黑米饮料加工中酶解关键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15,40(6):67-70.
被引量:3
2
赵峰.
芦荟酸凝乳的工艺研究[J]
.食品信息与技术,2004(12):30-30.
粮油加工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