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的建设及启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院校研究机构产生并盛行于美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院校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解决本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服务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它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而又具有很大灵活性的工作部门,需要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需要院校研究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更加需要科学有效的制度为其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
陈亚丽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34-39,共6页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院校研究
研究机构
高校管理者
工作部门
工作人员
学校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陈亚丽: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朱剑,杨颉.
美国著名大学院校研究机构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70-74.
被引量:6
2
刘社欣,谭志敏.
美国高校咨询机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133.
被引量:4
3
孙菁,韦毅.
院校研究机构在我国高校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0(3):87-90.
被引量:4
4
陶美重,刘贵友.
院校研究:借鉴与创新[J]
.高教探索,2007(2):64-67.
被引量:4
5
代蕊华,王斌林,戚业国.
院校研究:理论、方法与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39-47.
被引量:28
6
蔡国春.
我国推进“院校研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大学(研究),2007(4):18-2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程星,周川.
美国院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4):110-113.
被引量:28
2
蔡国春.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院校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4):34-42.
被引量:23
3
蔡国春.
“院校研究”: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47-53.
被引量:17
4
袁祖望.
高校咨询机构的应有地位、存在问题及功能发挥[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31-33.
被引量:4
5
周川.
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40-46.
被引量:55
6
李丙龙.
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比较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2):70-73.
被引量:9
7
刘献君.
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院校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4-6.
被引量:36
8
孙小西.
院校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风向标——对RHE文章(1991-2001)的检索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8):47-50.
被引量:5
9
代蕊华,王斌林,戚业国.
院校研究:理论、方法与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39-47.
被引量:28
10
蔡国春.
“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解读美国“院校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27-31.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44
1
俞师.
地方省属高校院校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58-61.
2
诸葛运国.
高校体育教学督导机制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及职能作用的理论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30-31.
被引量:2
3
刘太刚.
高职院校管理研究浅析[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119-122.
4
王玉丰.
院校研究之中国化改造[J]
.高教探索,2007(1):39-42.
被引量:5
5
陶美重,刘贵友.
院校研究:借鉴与创新[J]
.高教探索,2007(2):64-67.
被引量:4
6
王建华.
院校研究与“院校研究”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8):5-8.
被引量:5
7
王玉丰.
还院校研究于本真——正确理解院校研究的题中之义[J]
.江苏高教,2007(2):34-36.
被引量:3
8
王建华.
论我国院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
.高教探索,2007(3):5-9.
被引量:9
9
江新华.
推动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的条件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6):12-15.
被引量:2
10
樊彩萍.
院校研究的视角: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加强自身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8(7):51-54.
被引量:12
1
张蕾.
如何选择美国院校[J]
.神州学人,2001(6):46-46.
2
陈亚丽.
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的建设及启示[J]
.纺织教育,2011,26(1):82-86.
3
孙菁,韦毅.
院校研究机构在我国高校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0(3):87-90.
被引量:4
4
美国留学如何选校[J]
.新作文(高考在线),2013(1):122-123.
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中美1+3国际班[J]
.山西教育(高中理科版),2009(7):109-109.
6
谭欣.
美国院校互助的新尝试[J]
.世界教育信息,1996,9(5):8-8.
被引量:4
7
王雯霞.
论管理与发展[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3):99-101.
被引量:2
8
郑学梅.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师资管理水平[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126-128.
9
蓝天敏.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0):225-225.
被引量:2
10
万景霞.
浅谈民办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对策[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0(2):38-40.
被引量:2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