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9年灵山县晚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灵山县对9个晚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两优821、C两优396、天优华占、两优4826特性及其经济性状表现好,适宜在灵山县推广种植。泸优1256、博优试验1号、Z优272、博优211、丰优22也可适当试种推广。
作者
董志新
王小鹏
机构地区
广西灵山县种子管理站
灵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广西热带农业》
2010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品比试验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董志新。男,广西灵山县人,助理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4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1
1
罗同平,阎勇,罗志勇,何永祥,梁景文,范大泳,李家文,黄斌,莫汉光.
2008年广西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9):1134-113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郭丽娜,周奇,黄晓燕,廖会花,张起春,钟跃毅.
提高水稻品种区试质量的对策与方法[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38-139.
被引量:7
2
严明建,黄文章,吕直文,赵正武,袁项成,雷树凡.
农作物区域试验中不同分析法的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31-34.
被引量:6
3
范大泳,莫海玲,秦钢,李家文,廖云云,周宾.
2007年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8,39(6):735-740.
被引量:6
4
于松保,秦钢,莫海玲,庞华莒,范大泳,梁景文,陈桂忠,罗同平,何永祥.
2002年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中熟组区试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3,34(3):19-22.
被引量:5
5
莫海玲,庞华莒,于松保,秦钢,何福泉,何永祥,罗同平,梁景文.
2002年广西优质稻区域试验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1):28-3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
1
林义农,林桂玲,李庆玲,王梅艳,方进荣,欧翠兰.
南宁市2009年早造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07-909.
被引量:7
2
陈焕棠.
2010年晚造水稻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报告[J]
.广西农学报,2011,26(5):5-7.
被引量:2
3
韦荣维,莫千持,梁仁敏,何永祥,韦斌,李家文,罗同平,黄斌.
2013年广西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报告[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7):1178-1182.
被引量:2
4
杨超华,杨勇,秦青龙,李林.
中籼水稻品种引种鉴定与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55-56.
被引量:2
5
梁仁敏,韦芙仰,韦荣维,黄起东,莫海玲,陈海凤,黄鸿华,唐基友,何俊,罗继腾,黄徐谋,韦春项,余裕超,韦敏超,覃思德.
2016年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4):30-3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44
1
张修金,蔡建.
玉米专用调节剂玉黄金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
被引量:6
2
冯奕玺,陈勇生,谭中文.
徐闻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甘蔗糖业,2009,38(5):24-29.
被引量:2
3
刘旭云.
云南省旱地花生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0(4):36-37.
被引量:5
4
汪瑞清,肖运萍,魏林根,袁展汽,刘仁根,林洪鑫.
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27-29.
被引量:9
5
汪瑞清,肖运萍,魏林根,袁展汽,刘仁根,林洪鑫.
江西红壤旱地白芝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17-19.
被引量:1
6
万晓芹.
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109-112.
被引量:8
7
周柳强,黄玉溢,谭宏伟,黄美福.
长效氮肥对玉米的效应[J]
.南方农业学报,2003,41(S2):74-75.
被引量:4
8
徐彦军,邹琴,张万萍,胡小京,徐忠全.
菜心杂交一代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J]
.种子,2004,23(9):66-68.
被引量:7
9
习金根,汤海军,周建斌.
不同灌溉施氮方式夏玉米生长效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68-74.
被引量:10
10
袁潜华,曹兵,卢兴桂,姚克敏.
强化栽培水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态因素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75-7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7
1
陈小荣,洪小东,周晚霞.
早稻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94-94.
被引量:3
2
蔡玲,周建华,陈月娥,周建鹏,何优良,刘红英.
湘北平湖区晚稻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96-97.
被引量:1
3
王晓宇,席承龙,祁启红,曾宪忠,田圣忠,田圣保.
2010年宜昌市夷陵区水稻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88-89.
被引量:12
4
张建民,孙健,吴龙根,王斌.
早稻机插栽培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80-80.
被引量:2
5
李德贵.
青阳县早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82-83.
被引量:2
6
周龙根,沈有松.
嘉兴市秀洲区单季晚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14-115.
7
王龙明.
杂交中稻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78-79.
被引量:5
8
蔡庆红,陶优生,唐云鹏,唐启源.
南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2,26(3):282-287.
被引量:18
9
韦茂贵,王晓玉,谢光辉.
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20-31.
被引量:4
10
汤峰.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54-5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汪美良.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98-98.
被引量:1
2
熊惠兰,熊建军.
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1-112.
被引量:5
3
周维明,张宝良.
早稻智能温室秧机插播种期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4):460-462.
被引量:1
4
梁仁敏,覃思德,韦春项,梁景文,韦贵剑.
早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99-101.
5
刘书华.
2011年永泰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5):107-109.
6
王晓宇,席承龙,祁启红,曾宪忠,田圣忠,刘榴,罗晓红.
2011年宜昌市夷陵区水稻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5):115-115.
被引量:7
7
汪龙发,周武明,吴云辉,卢仲良,吴长茂.
抚州市临川区早稻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9-39.
8
韦茂贵,王晓玉,谢光辉.
中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资源量及其时间分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32-44.
被引量:85
9
黎海英.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大科技,2013(3):194-195.
10
谢高芳,朱业斌,王洪浪,黄幸华,吴冬平,傅享林,龙瑞,张以莉.
2012年万载县晚稻新品种比较分析[J]
.园艺与种苗,2013,33(1):31-34.
1
李林才,裴敬平.
双晚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2005(7):50-51.
2
庞新和,金明建,金伟林,卢婉定.
晚稻新品种——浙粳22[J]
.新农村,2009(10):13-13.
被引量:1
3
施恭月.
福清市晚稻新品种试验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9,40(6):13-16.
4
肖桂雄,邱锦良,刘富文,程伟榕.
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
.现代化农业,2016(8):33-34.
5
荣光,潘洪泽,刘非,娄殿民.
大果榛子引种试验初报[J]
.落叶果树,2002,34(6):34-35.
被引量:3
6
姜晓装,阙龙善,邱富兴,游竹轩,秦爱文,周玲,邱旭林,邱旭东,胡才仁,范军莲.
赣选系列美国薄壳山核桃主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领[J]
.江西科学,2011,29(3):319-323.
被引量:9
7
潘少茜,吴福泉,李宝瑜,廖琼香,陈智毅,陈列辉,张学武,余爱群,黄星光.
家蚕单性生殖及其应用研究——孤雌生殖家蚕品种经济性状测定试验[J]
.广东蚕业,1996,0(4):32-36.
被引量:1
8
贺升武,朱元庆.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农村饲养比较试验[J]
.云南农业,2016(6):49-51.
9
俞明亮,马瑞娟,许建兰,沈志军,蔡志翔,张妤艳,丁辉.
油桃新品种——紫金红2号[J]
.果农之友,2012(1):7-7.
10
宋舒祺.
甘谷县山区线辣椒种植密度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06,37(8):14-15.
被引量:3
广西热带农业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