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10年第8期62-65,72,共5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作者简介
孙宇飞,男,辽宁朝阳人,工程师,博士。
同被引文献221
-
1王友贺,谷秀杰,师丽魁,许蓬蓬.郑州市降水特征分析与水资源问题初探[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3):61-64. 被引量:20
-
2傅慧源.长江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研究[J].人民长江,2008,39(23):40-42. 被引量:24
-
3裴源生,刘建刚,赵勇,肖伟华,唐力.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9,40(3):8-11. 被引量:27
-
4张洪,季友玉,李合海.区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与水质达标率确定初探[J].地下水,2012,34(3):97-98. 被引量:4
-
5汤光华,曾宪报.构建指标体系的原理与方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18(4):60-62. 被引量:19
-
6宋先松,石培基,金蓉.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引发的供需矛盾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2):162-166. 被引量:62
-
7陈守煜,李庆国.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神经网络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5,36(6):662-666. 被引量:29
-
8杨迪虎.淮河淮南、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5,21(4):56-59. 被引量:7
-
9钦丽娟,曹剑峰,平建华,姜纪沂,王楠,沈媛媛,李升.模糊数学在郑州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4):487-490. 被引量:8
-
10金羽,王婷婷,刘芸辰.浅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区域水资源管理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8):475-47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9
-
1孙可可,陈进.基于武汉市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12):5-9. 被引量:19
-
2陶洁,左其亭,薛会露,窦明,梁士奎,毛翠翠.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确定方法[J].节水灌溉,2012(4):64-67. 被引量:71
-
3崔国韬,左其亭.河湖水系连通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2):129-132. 被引量:13
-
4张爱军,韩刚,范荣亮.徐州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2,28(4):54-57. 被引量:3
-
5姚荣,张娜.探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46-48. 被引量:1
-
6安国庆,张新潮,李曼.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59-60.
-
7李思诺.有效推广唐山市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68-69.
-
8管桂玲,徐向阳,徐磊.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评价系统研究[J].人民长江,2013,44(7):64-66. 被引量:12
-
9孟戈,邱元锋,沈珍.工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5):47-50. 被引量:5
-
10张志强,左其亭,马军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和谐论解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6):133-13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05
-
1蒋云钟,冶运涛,赵红莉,梁犁丽,曹引,顾晶晶.水利大数据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力发电学报,2020,39(10):1-32. 被引量:93
-
2宋丽月.庄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1(12):34-36.
-
3段现辉,付学功.区域水资源监测为“三条红线”落实服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20-23.
-
4姚荣,张娜.探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B11):46-48. 被引量:1
-
5孙青言,褚俊英,秦大庸,韩婧怡.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研究方法评述[J].节水灌溉,2013(6):11-13. 被引量:3
-
6姚国刚.塔里木河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5):205-207.
-
7方彦舒,艾萍,牟萍.一种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时间分配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8):42-45. 被引量:3
-
8李信,丁荣军,陈文权,苏静,包宝华,韩伯成.区县人民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探讨[J].节水灌溉,2013(8):69-71. 被引量:2
-
9郭晓娜,曹升乐,于翠松,郑从奇,宋少文,庄会波.水库供水预警方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8):39-42. 被引量:5
-
10曹升乐,郭晓娜,于翠松,郑从奇,宋少文,庄会波,陈干琴.水库供水过程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9):56-59. 被引量:7
-
1肖伟.卷首[J].中国水利,2005(11):1-1.
-
2郭友平.浙江省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探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6,44(1):39-40. 被引量:1
-
3唐妍.建设节水型社会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科技信息,2011(12):67-67.
-
4孙丽群.观察科学发展观 提升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12-112. 被引量:5
-
5李金龙.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原则[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6):133-133. 被引量:1
-
6李友辉,孔琼菊.柘林水利枢纽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J].水电站设计,2006,22(3):78-82. 被引量:2
-
7张永锋.浅谈水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3):150-151.
-
8鄂竟平.搞好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J].中国水利,2003(12):15-18.
-
9连小敏.从战略高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政策瞭望,2011(8):27-29. 被引量:1
-
10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统一[J].财经界,2007(5):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