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
被引量: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谢宇曦
刘芳
机构地区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069-207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分类号
R972.3 [医药卫生—药品]
作者简介
谢宇曦(1977-),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57
参考文献
10
1
周培一,王金波,李颖.
择期冠脉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前早期使用氯吡格雷的疗效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62-1864.
被引量:2
2
陈明友,林淑珍,穆伟,李国华,闫素华,邢启崇.
氯吡格雷联合强化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6,46(31):40-41.
被引量:3
3
冯新武,谢火洲,刘明,李挺,苏良献,林肇得.
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B03):241-242.
被引量:9
4
周书春,王少霞,赵玉兰.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6):588-589.
被引量:23
5
李增男,张艳晖,李德玲.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621-622.
被引量:14
6
翟桂兰,祝焕林,屈宝泽,蔡九英.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3):2175-2177.
被引量:2
7
赵玉霞,刘运芳,于会明,孙尚文.
通心络胶囊和拜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干预的对比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11-1011.
被引量:6
8
王全权,陈海林,黄慧敏.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5):316-316.
被引量:4
9
李元宝,王慧林.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06,35(14):1303-1304.
被引量:8
10
吴常裕.
阿司匹林抵抗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091-209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邵芳,王龙安.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9):1824-1825.
被引量:3
2
薛荣亮,孔祥阳.
冠脉血栓形成新模型与抗栓剂影响——阿司匹林、肝素、蝮蛇抗栓酶作用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42-742.
被引量:9
3
杨旭明,董平栓,杨喜山,王绍欣.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治疗4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33-134.
被引量:3
4
李洁,刘春风.
阿司匹林抵抗[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2):136-139.
被引量:20
5
高海英,米纪平.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依诺肝素三联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05,4(3):159-160.
被引量:4
6
王东明,岳传哲,陈宋明,房小袆,丁洽烽.
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58-1759.
被引量:8
7
黄河清,刘燕,陈琦辉,刘燕钦,何炎琛.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8):367-368.
被引量:7
8
胡大一,孙艺红.
正确认识阿司匹林“抵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57-1058.
被引量:10
9
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10
张照.丹参注射液对心脏微循环的影响[J].病理生理学报,1985,1(2):19-22.
共引文献
66
1
王远东.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5):144-144.
2
丁永光.
通心络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6,28(10):775-776.
被引量:6
3
杨军,钟伟,程文伟.
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血清VCAM-1、ICAM-1及hs-CRP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8,48(7):47-48.
4
李平,杨任,李世根.
抗凝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6):420-423.
被引量:1
5
刘承菊.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9):38-40.
被引量:2
6
褚福永,王阶,姚魁武,王师菡,何庆勇.
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思考[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611-1613.
被引量:19
7
伍贵富,杜志民,胡承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J]
.新医学,2008,39(10):683-685.
被引量:10
8
杨凯,巨光耀.
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心绞痛70例近期疗效观察[J]
.新医学,2008,39(10):695-695.
被引量:8
9
李育鹏,吕键,张国慧,吴素华.
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附40例报告[J]
.新医学,2009,40(3):171-173.
被引量:7
10
王华平,卢志刚.
复方川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0,39(1):104-10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1
1
陈东成,彭淑芬,杨敏怡.
氟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33-1733.
被引量:1
2
赵凤兰.
舒降之、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05,25(5):6-7.
被引量:14
3
刘宁,周友根.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电图变化及冠脉病变的关系[J]
.海南医学,2006,17(2):3-4.
被引量:7
4
瞿萍.
氯吡格雷联合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江苏医药,2006,32(8):792-792.
被引量:5
5
张翠平,尚勇,黄乐.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13-1014.
被引量:1
6
柯元南,陈纪林.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被引量:2165
7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8
王兆钺.
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58-959.
被引量:10
9
刘宏,唐新兰.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11Z):128-129.
被引量:11
10
李增男,张艳晖,李德玲.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621-62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3
1
许文举,林艳足,庄丽,许先继.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
.广东医学,2012,33(11):1665-1666.
被引量:84
2
谭毅武,梁杏韶.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734-735.
被引量:4
3
周凌毅.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52-52.
被引量:2
4
昝晓波,姚和翠.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J]
.中国药业,2013,22(13):81-81.
被引量:8
5
夏幼林.
氯吡格雷对UAP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374-2375.
被引量:2
6
吴荣恒.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73-1474.
被引量:13
7
邓华.
阿司匹林合用两种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84-1987.
被引量:9
8
程石.
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9):70-71.
被引量:2
9
吕希俊.
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hs-CRP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0):50-50.
被引量:2
10
文德华,张莉.
阿司匹林并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98例的疗效[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5):560-56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57
1
张通明.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7):142-142.
被引量:3
2
张梦华.
比索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4):36-39.
3
钟耀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J]
.医学信息,2017,30(10):78-78.
被引量:3
4
邬莹.
前列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7例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370-370.
5
杨春霞.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今日健康,2016,15(6):166-166.
6
石丹.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15):2868-2869.
被引量:19
7
谢贻高.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44-245.
被引量:10
8
邓华.
阿司匹林合用两种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84-1987.
被引量:9
9
周昆林,王耀国,许朝祥,杜心清.
波利维联合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对PCI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率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04-306.
被引量:5
10
杜东阳,闫海华.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92-93.
被引量:13
1
王吉云(摘).
Rofecoxib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J]
.国外药讯,2006(3):14-15.
2
赵佳,董为伟.
前列环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评价及血浆6—酮—PGF1α,...[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24(3):138-140.
被引量:6
3
杨志蕃,陈宪英,刘永海,王丽琴,左巍,赵红.
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和存活心肌的影响[J]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4):270-271.
被引量:1
4
赵永波,钟庆凤,郑亚文,卢滨,尚淑芳,王慕洁,张万飞,武寒霄.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血栓烷与前列环素含量观察[J]
.黑龙江医药,1993,0(5):4-5.
被引量:1
5
杨建.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栓治疗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28-29.
被引量:6
6
王佳妮,刘谦,李瑞峰.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90-1091.
7
王栩.
奥扎格雷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7):49-50.
被引量:1
8
蒋辛,赵良中,张海龙,张军,王化洲.
原花青素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3):617-621.
被引量:13
9
马丽萍,尹松梅,徐立卓,聂大年,冯坚红,程鲲.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及血栓烷素-B_2的抑制作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4):286-288.
被引量:9
10
谢丹,贺石林,张琳.
白细胞介素6对大鼠血浆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Ⅰ、Ⅶ水平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1999,6(4):145-14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