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尖上的艺术探索--汉绣针法新解
被引量:
11
The Artistic Exploration on the Tip of Needl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Embroidery Stitches in Han Dynas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刺绣,种类繁多,工艺、题材、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相比其他绣种,汉绣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技巧上,它讲究实绣,每一幅作品都通过一针一线工整绣成。它色彩浓艳,华丽多彩,装饰奇特。在用色上,多用深色做底色,对比性强,色泽讲究,雍容华贵;题材多以民俗为主,乡土气息浓郁;图案多变,追求充实饱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
作者
洪琼
彭玮
任本荣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艺术设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艺术设计学院
汉绣民间艺术家
出处
《美术大观》
2010年第7期74-74,共1页
Art Panorama
关键词
艺术探索
汉绣
针法
中国刺绣
艺术魅力
乡土气息
美学思想
对比性
分类号
J523.6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张朵朵.
“绣”的书写——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分析[J]
.文艺研究,2006(12):127-132.
被引量:24
2
彭建新.
刺绣·汉绣[J]
.武汉文史资料,2008(1):54-57.
被引量:2
3
金韺兰,高汉玉,周启澄.
中国刺绣针法起源研究[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24(3):20-23.
被引量:18
4
叶云,叶依子.
论汉绣的保护与传承[J]
.湖北社会科学,2008(9):178-18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高汉玉,望山楚墓出土织锦和刺绣,1996年,338页
2
王亚蓉,锦绣罗衣巧天工.古代服装之刺绣,1995年,51页
3
金--兰,1995年,215页
4
李观硕,装饰之道,1993年,415页
5
高汉玉,中华文物鉴赏.草鞋山葛布,1990年,567页
6
岑家梧,图腾艺术史,1986年,31页
7
夏鼐,中国大百科.考古学,1986年,7,67页
8
高汉玉,中国历代织染绣,1986年,9,67页
9
团体著者,江陵马山一号楚墓,1985年,68页
10
许慎,说文解字注,1981年,649,706页
共引文献
47
1
余斌霞,陈钰馨.
湖南博物院藏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赏析[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4(1):418-430.
2
余斌霞,陈钰馨.
湖南桃源刺绣针法技艺探源[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516-530.
3
王鹏飞.
中国传统女红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5(1):116-117.
4
张朵朵.
“绣”的书写——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分析[J]
.文艺研究,2006(12):127-132.
被引量:24
5
徐习文.
中国女红文化视域中的刺绣艺术[J]
.民族艺术研究,2008,21(4):57-63.
被引量:13
6
张朵朵,郑曙旸.
“生态化”或“原生态”——当农村手工文化产业遭遇生态城(乡)规划[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3):99-104.
7
岳占君,彭玮.
楚韵悠悠——试述汉绣的文化流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3):192-192.
被引量:3
8
罗雪,彭玮.
浅谈汉绣纹样特点[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4):162-162.
被引量:6
9
姚君洲,蒋高明,张扬,杨洋,张莹.
中国刺绣花边织物的探源与分析[J]
.纺织学报,2011,32(11):58-63.
被引量:2
10
产婵.
谈传统纹饰在漆器中的运用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4):357-35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5
1
冯泽民,李健.
汉绣艺术初探[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9):38-41.
被引量:16
2
张飞龙.
中国古代漆器纹饰艺术衍化研究[J]
.中国生漆,2009,28(1):10-36.
被引量:17
3
中国四大刺绣[J]
.传承,2008,0(17):40-40.
被引量:1
4
张竞琼,崔荣荣.
传承与弘扬——论“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建设[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26-128.
被引量:10
5
邱红.
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J]
.装饰,2006(12):119-120.
被引量:21
6
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艺术与视知觉[M]{H}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8.
7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H}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276.
8
沈寿.雪宦绣谱[M]{H}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09.
9
李娥英.苏绣技法[M]{H}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12.
10
粘碧华.百种刺绣针法[M]{H}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50.
引证文献
11
1
张竞琼,李頔.
近代民间刺绣服装中正抢与平套针法比较[J]
.纺织学报,2012,33(5):106-110.
被引量:14
2
林婷婷.
南有嘉鸟,载飞载鸣——广绣创作随想[J]
.设计艺术研究,2013,3(3):47-51.
被引量:1
3
魏利粉,叶洪光.
汉绣装饰艺术品的针法探析[J]
.山东纺织经济,2015,32(11):50-53.
被引量:7
4
余戡平.
汉绣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服装上的实践研究[J]
.纺织导报,2015(11):82-84.
被引量:5
5
余戡平.
汉绣的特色与其在现代服饰品配件上的运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45(3):33-35.
被引量:1
6
余戡平.
非遗汉绣服饰创新的初探[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8,47(5):32-35.
被引量:2
7
王欣,朱永山.
中国式优雅——汉绣艺术首饰设计刍议[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5):94-95.
8
胡思思,李晓楠.
浅析盘金绣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7):146-147.
9
宋漫,刘安定,李斌.
汉绣与荆楚刺绣关系考辨[J]
.丝绸,2023,60(10):124-131.
被引量:5
10
徐菁.
强化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途径[J]
.经贸实践,2015(10X).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周姝敏.
非遗进课堂系列一:汉绣工艺及学习策略研究[J]
.轻工科技,2020(10):87-88.
2
林婷婷.
南有嘉鸟,载飞载鸣——广绣创作随想[J]
.设计艺术研究,2013,3(3):47-51.
被引量:1
3
加佳,张竞琼.
近代女袄中的苏绣针法与配色探析[J]
.丝绸,2014,51(3):48-53.
被引量:12
4
夏岩,柳国强,王宏付.
水族民间马尾绣背带缝制技艺[J]
.纺织学报,2014,35(5):118-121.
被引量:2
5
段辉红,刘鑫.
传承广绣艺术的新发展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2014(8):24-24.
被引量:1
6
柳国强,王宏付.
马尾绣背带纹样的艺术构思与情感表达[J]
.丝绸,2014,51(6):63-67.
被引量:4
7
杨晓旗.
文化类型学视角下的刺绣艺术考察[J]
.新美术,2014,35(5):90-93.
被引量:2
8
李锦云.
苏绣针法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0):90-90.
9
周祥.
传统民间艺术对服饰时尚潮流的影响研究[J]
.湖南包装,2016,31(3):47-49.
被引量:5
10
曾芸.
浅谈汉绣图案的艺术特色[J]
.轻工标准与质量,2017(2):66-67.
被引量:2
1
陈念祖.
老唱片(外一首)[J]
.当代音乐,2015(20):95-95.
2
陈琳琳,詹秦川.
针尖上行走的艺术[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7(7X):156-158.
3
鲁若迪基,奥杰阿格,沙玛学锋.
小凉山很小[J]
.民族音乐,2008(S1):41-42.
4
李佳怡.
针尖上的传承与创新[J]
.美术教育研究,2014(24):53-53.
被引量:4
5
李树华.
针尖上的舞者[J]
.大理文化,2016,0(6):89-98.
6
莫言.
我与音乐[J]
.新读写,2015,0(7):110-111.
7
杨国洪.
秋风凉[J]
.词刊,2010(10):36-36.
8
刘见平.
夫妻和谐曲[J]
.歌曲,2011(1):67-67.
9
周朝晖.
游走在针尖下的苗族艺术——苗绣[J]
.艺海,2010(12):25-27.
被引量:3
10
王书亚.
一根针尖上能安置多少天使[J]
.南方人物周刊,2009(51):93-93.
美术大观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