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临床应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准确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子血压计在临床应用中其测量准确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如何避免医护人员、患者方面、电子血压计本身以及环境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为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应用作参考。
作者
马思慧
吴美霞
蒲楠
机构地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血透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3期147-147,共1页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关键词
电子血压计
测量血压
健康教育
分类号
R443.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彭涛,杨向东,夏青.
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差异性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9-10.
被引量:26
2
李小玲,黄丹,谭丽芳.
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结果比较[J]
.内科,2008,3(5):695-696.
被引量:6
3
袁树烽.
电子式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J]
.医疗装备,2009,22(3):73-7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田松焕,张月兰,张莉霞.
高血压病人血压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42-43.
被引量:5
2
汪小华,李月琴,吴茵.
影响测压相关因素研究[J]
.现代护理,2004,10(8):702-703.
被引量:6
3
邹敏,汪娩南,叶永如.
测压装置及测压方法对血压值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4,18(9):1525-1526.
被引量:8
4
刘必跃.
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的因素[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31(8):24-25.
被引量:31
5
周月英,吴延庆.
血压研究的新进展[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6):130-132.
被引量:10
6
刘力生.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被引量:2621
7
倪芹,王红梅,张丽.
血压计零点位置对血压值影响的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8-49.
被引量:17
8
胡大一,张建军,尹荣秀,刘秀兰,赵颖.
欧姆龙HEM-711型便携式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J]
.高血压杂志,1999,7(2):152-154.
被引量:10
9
张红伟,刘兰,胡晓燕,吴雅文,斯才瑛,李瑜,叶倩.
袖带位置对肱动脉血压测量值的影响[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7-47.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2
1
金朝,张立辉,王海霞,颜桂定,耿喜臣,邓略,雷鸣春,徐艳,吴三元.
男女飞行学员抗荷耐力地面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2):86-90.
被引量:9
2
郭亮梅,王锦玲,田黎,陈晨.
不同方法测量血压的对照研究[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9,23(9):2478-2479.
被引量:13
3
温书敏,罗林丽,周良学.
休克患者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值的比较[J]
.西部医学,2010,22(1):84-85.
被引量:1
4
来红.
健康教育在促进居民家庭自测血压中的作用探讨[J]
.健康研究,2009,29(6):442-444.
被引量:2
5
李云,杨鹏,朱青,赵丹丹,武英,吕金昌.
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重复性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30-433.
被引量:4
6
吕立珍,赖丽英,周翠先,萧晓霞,郭美珊.
四种常用血压计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83-84.
被引量:4
7
彭山玲,王晓霞,张晓虹,余外周.
血压计袖带充气管朝上测量血压的可行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61-1462.
被引量:3
8
仲建生.
胸腹部穿刺辅助控制装置[J]
.价值工程,2010,29(31):160-161.
9
杨琳琳,白静,高敏,卿华,刘萍,任艳,李欣.
两种体位对不同血压计血压测量值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712-713.
被引量:1
10
卢霓.
自测血压: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应用与选择[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365-36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岳月梅.
血压测量中以变音与消失音确定舒张压的实验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121-122.
被引量:6
2
周月英,吴延庆.
血压研究的新进展[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6):130-132.
被引量:10
3
张红蕾.
影响血压准确性的几种因素[J]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6):59-60.
被引量:12
4
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3版.2010.
6
何慧.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医药前沿,2013,34:360.
7
孔梅珍.血压的生理变化及测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16.
8
彭涛,杨向东,夏青.
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差异性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9-10.
被引量:26
9
严东珍,王苏容,周煜.
不同规格袖带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0,24(7):1719-1721.
被引量:6
10
顾桂香,许宁兰.
血压测量读数末位数字偏好的分析[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17(10):68-6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白广芹,提素芳,李志红,李菲,尹飞.
不同血压计测量方法对住院患者血压误差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4,36(23):3636-3637.
被引量:4
2
提素芳,白广芹,李菲,尹飞,李志红,白建坤.
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结果对比观察[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2):145-1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周彦秋.
LED光柱血压计计量性能及推广前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7-17.
2
黄飞飞,沈蕙.
血压复测在中学生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901-1903.
被引量:1
3
白华.
脉搏波6100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数值比较[J]
.医疗装备,2016,29(11):27-29.
被引量:3
4
霍旭阳.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的讨论与展望[J]
.中国医疗设备,2016,31(8):71-74.
被引量:12
5
许麾,孙建威,杨晓斌,高原,左晋.
电子血压计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
.转化医学杂志,2016,5(4):231-234.
被引量:1
6
毕渊,张丽梅.
两种电子血压计用于血压检测准确度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7,29(8):1100-1101.
被引量:3
7
白华.
脉搏波RBP-6100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可靠性与安全性[J]
.医疗装备,2018,31(1):16-17.
被引量:3
8
徐忠,王梦婷.
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检测分析[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8,37(3):315-319.
被引量:11
9
肖磊,李红利,张先文,唐劲天,李月军.
一种可穿戴式心冲击信号-心电信号联合采集系统[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8,35(5):727-732.
被引量:5
10
李红利,于军,肖磊,张先文,李月军.
一种可穿戴多生理信号采集系统[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38(2):57-61.
被引量:9
1
任莉.
血压测量出现偏差的因素分析[J]
.医疗装备,2008,21(12):35-35.
2
吴华,董传英.
提高体检者血压测量准确性措施的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5-15.
被引量:1
3
赵春香.
影响便携式血糖仪测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
.西部中医药,2014,27(11):151-153.
4
王婧.
不同计数方式致血小板测量准确性的探讨[J]
.泰山卫生,2000,24(4):36-37.
5
陈芳.
快速血糖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22(10):2790-2791.
被引量:1
6
张帆,卢光明,李坤成.
影响扩散张量图像质量和相关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因素[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5):908-910.
被引量:2
7
自动化和手动3D技术可准确地测量结肠息肉[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3):313-313.
8
卢丽琼,梁健桃(综述).
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相关因素[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2):1587-1591.
被引量:10
9
赵富强,张旭,王齐琳,王海英,彭明辰.
对波动法血压无创自动测量技术原理及测量准确性的实验分析[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7,14(3):182-184.
被引量:2
10
刘荣桂,王正滨,冉张申,王德伟,李翔,王建红.
高频和低频超声显像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评价[J]
.中国医疗设备,2009,24(5):120-122.
被引量: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