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林粮问作系统的生态效能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粮间作是有目的的把多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与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经营,并采取时空排列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对土地、空间、温度、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并能够保持水体和能源等生态效益。在本文中,笔者从林粮间作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对土地中土壤养分的利用,木本植物对农作物的保护,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出林粮间作系统有哪些生态效能。
作者
申玉美
机构地区
山东省菏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城市建设(下旬)》
2010年第7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林粮间作
生态效能
自然资源
防护作用
分类号
F407.48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梁玉斯,蒋菊生,曹建华.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67-569.
被引量:21
2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刘建军,秦晓胜.
垄作小麦群体的光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3):465-468.
被引量:16
3
蒋跃林,严平,宛志沪,昂朝东.
林麦间作的光照状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1999,5(4):26-28.
被引量:8
4
王力:绿洲农田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特征研究[A]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曾觉民.
西南山区的农用林业类型及其评价[J]
.生态经济,1993,9(6):30-38.
被引量:6
2
宋兆民,孟平.
中国农林业的结构与模式[J]
.世界林业研究,1993,6(5):77-82.
被引量:29
3
费世民.
农林业系统分类研究综述[J]
.四川林业科技,1993,14(2):27-32.
被引量:10
4
刘俊杰,陈瑶.
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2):30-32.
被引量:13
5
贾渝彬,谷建才,屈宇.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3):275-281.
被引量:6
6
刘霞,尹燕枰,姜春明,贺明荣,王振林.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117-2121.
被引量:51
7
袭福庚,方嘉兴.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及其实践[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3):318-322.
被引量:32
8
李全起,陈雨海,吴巍,于舜章,周勋波,董庆裕,余松烈.
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43-246.
被引量:46
9
苗芳,张嵩午,王长发,刘党校.
低温小麦种质叶片结构及某些生理特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408-412.
被引量:16
10
杨修.
农林复合经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农村生态环境,1996,12(1):37-41.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41
1
赵忠宝,万福绪,刘奕琳.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2):61-62.
被引量:4
2
赵忠宝,万福绪,刘奕琳,张维玲.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36-138.
被引量:5
3
李金海,胡俊,袁定昌.
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
.林业经济,2008(7):20-23.
被引量:41
4
林涛,詹静,李运成.
八卦洲江滩森工生态开发试验研究构想[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768-11769.
被引量:2
5
李巧,陈又清,陈彦林,陈祯.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蝗虫群落多样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3):729-735.
被引量:20
6
杨荣,黄高宝.
固定道结合垄面覆盖种植模式对春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0,36(1):163-169.
被引量:2
7
程鹏,曹福亮,汪贵斌.
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151-156.
被引量:55
8
顾凤岐,袁洪亮.
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关联稳定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2):127-129.
被引量:4
9
宋乃平.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农林复合研究[J]
.世界农业,2011(5):95-98.
10
黄学芹,董玉芝,朱小虎,陈虹,叶尔江.
核桃与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产量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81-18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
1
崔佳洁.
几种林间套作模式及效益分析[J]
.河北农业科技,2007(4):41-41.
被引量:2
2
王治国,王建,王蓉.
经济林粮间套种植模式与效益[J]
.中国水土保持,1997(7):27-28.
被引量:4
3
杜振江.
造林后造林地林粮间作的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258-25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宋维静.
早春马铃薯育苗移栽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90-90.
被引量:1
2
冯春梅,董丑芳.
忻州市忻府区丘陵区核桃与谷子生态立体套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100-10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倪石建,王跃翔,马仲飞,游昭雁,杜魏甫,巩晨,张红骥,于德才.
马铃薯育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及冬作区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马铃薯,2016,30(1):46-51.
被引量:7
1
钟兆鑫.
安全生产无小事[J]
.农电管理,1998(11):35-35.
2
杨兴国.
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相关问题[J]
.低碳世界,2016,6(14):2-3.
3
李福如,马淑梅.
林粮间作是实现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河北林业科技,1999(S1):49-51.
4
陈道军,王有元,杨彦斌.
从林业生态效能角度谈荒漠化防治[J]
.甘肃林业科技,2000,25(1):28-32.
被引量:1
5
樊万选,朱桂香.
实行生产责任制是发展平原林业的根本措施和保证[J]
.河南林业科技,1989(2):40-43.
6
王潇.
巴斯夫:生态效能分析[J]
.WTO经济导刊,2005(7):85-85.
7
李禄郎,罗志明.
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席谈[J]
.林业与生态,2003,0(5):15-15.
被引量:2
8
王长福.
实行林粮间作 发展混农林业[J]
.林业经济,1992(1):45-47.
被引量:1
9
侯艳.
关于永顺林业站自我发展的调查[J]
.中国林业,1998(8):37-37.
10
退耕还林不允许林粮间作[J]
.广西林业,2003(5):1-1.
城市建设(下旬)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