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庆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熵值法,选取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层面25个指标,评价2000~2007年重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2005年以来有所下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
郭效法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关键词
土地
可持续
熵值法
重庆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黎景良,后斌,周庆.
韶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4):60-62.
被引量:2
2
袁丽丽.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69-4071.
被引量:8
3
刘一苏,刘喜广.
基于熵值法的泰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25-2626.
被引量:9
4
张丽琴.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5):278-280.
被引量:22
5
陈志辉,祝甲山.
浅议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评价[J]
.城市问题,2002(6):62-63.
被引量:18
6
尹君.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1,15(2):6-9.
被引量:76
7
刘利锋,陆红生.
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0,15(3):44-4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吴未,曹荣林.
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1(z2):79-83.
被引量:8
2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
.地理学报,1993,48(4):317-328.
被引量:272
3
李新举,赵庚星,李宪文,殷琪,于开芹.
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3):27-34.
被引量:25
4
刘利锋,陆红生.
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0,15(3):44-46.
被引量:8
5
朱英明,姚士谋,李玉见.
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研究[J]
.人文地理,2000,15(4):16-19.
被引量:25
6
可持续性的生态内涵及其发展意义[J]
.生态学杂志,1996,15(2):31-36.
被引量:10
7
赵士洞,王礼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3):288-292.
被引量:75
8
郝晓辉.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J]
.世界环境,1996(1):11-13.
被引量:33
9
谢经荣,林培.
论土地持续利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4):13-18.
被引量:52
10
曹志平.
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简介[J]
.生态学杂志,1996,15(5):41-4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32
1
武广平,李永平.
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S1):91-92.
2
蔡艺惠,李慧珍.
福建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82-84.
3
邓亚静.
区域生态评价的伦理与理念[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0(2):31-34.
4
赵曦,何国松.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北咸宁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5):17-20.
被引量:6
5
刘伟,张巧龄,夏岩.
湖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55-57.
被引量:7
6
赵曦,刘耀林,何国松.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北咸宁市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48-49.
被引量:5
7
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李响,钱紫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2.
被引量:151
8
周常萍,童立强,雷蓉.
贵州省土地石漠化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2):269-273.
被引量:11
9
钱紫华,毛蒋兴.
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26(1):37-45.
被引量:11
10
尚正永.
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的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06,23(1):149-154.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
1
于少康,丁志敏,袁芳.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西省庐山区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5):72-7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陈恋,李巧云,关欣.
远安县基于低碳经济的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2,39(3):98-100.
1
高晓龙.
GIS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6):00173-00173.
2
赵玉霞.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研究[J]
.中州学刊,2011(3):52-54.
被引量:1
3
吴连霞.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
.现代商业,2009(11):179-179.
4
万欢.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4):29-32.
被引量:3
5
马兆生,王迎川,傅顺.
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成都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18(5):54-57.
6
赵斌,顾培亮.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途径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1,15(3):34-35.
被引量:2
7
丁芸.
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J]
.中国市场,2008(52):223-224.
被引量:6
8
黄修华,王庆汉.
做好做活经营城市文章 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4):55-56.
9
YANG Hong-mei.
The effects of land market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panel data,1999-2005[J]
.Ecological Economy,2010,6(1):88-95.
被引量:1
10
王亚明.
河南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品牌(理论月刊),2014(12):44-44.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