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作面热源分析与热环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温热害是煤炭资源深部开采面临的重大工程难题。文章以某矿9309工作面为例,通过分析矿井热源,利用工作面风温预测模型,预测了工作面和两巷道的风温分布,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热源分析结合风温预测能对工作面的热害程度进行准确预测,这对于矿井通风设计及局部降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刘星光
高峰
刘冠男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
2010年第6期35-36,55,共3页
Coal
关键词
高温矿井
矿井热源
热环境预测
分类号
TD72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作者简介
刘星光(1988-),男,山东菏泽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数值仿真研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苏] A.H.舍尔巴尼.矿井降温指南[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2.
2
约阿希姆·福斯.矿井气候[M].刘从孝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
3
[日] 平松良雄.通气学[M]. 内田老鹤圃新社,1974.
4
周西华,单亚飞,王继仁.
井巷围岩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264-266.
被引量:42
5
朱红青,常文杰,郭达,刘义生,刘勇胜,刘晓兵.
钱家营矿引起风流温升热源分析及降温措施[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2):27-30.
被引量:6
6
王波,陈宝智,陈喜山,李元辉.
井巷围岩与风流间温湿交换理论模型及应用[J]
.金属矿山,2008,37(10):84-86.
被引量:3
7
程健维,杨胜强,于宝海.
高温矿井风流温度和湿度预测及其程序编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1):3-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苏)A.H.谢尔班 黄翰文(译).矿井降温指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2..
2
吴中立.矿井通风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3
周西华.矿井空调热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M].阜新,1999..
4
王补宣.工程传热传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20.
5
彭担任,隋金峰,王占国.
通风降温防治采面热害[J]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8,18(5):41-42.
被引量:1
6
李振顶,彭辉仕.
矿井降温在掘进巷道内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01,32(3):12-13.
被引量:9
7
李振顶,彭辉仕.
矿井热害的治理方法及效果[J]
.煤炭科学技术,2002,30(1):22-24.
被引量:10
8
李孜军,吴超,周勃.
独头工作面通风降温新方法及效果分析[J]
.金属矿山,2002,31(1):51-53.
被引量:6
9
周西华,单亚飞,王继仁.
井巷围岩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264-266.
被引量:42
10
王文,桂祥友,王国君.
矿井热害的治理[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29(3):31-33.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52
1
高建良,杨明.
巷道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2):73-76.
被引量:41
2
程健维,杨胜强,于宝海.
高温矿井风流温度和湿度预测及其程序编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1):3-5.
被引量:4
3
高长青,左金宝.
矿井热湿源分析[J]
.科技信息,2008(15):306-306.
4
樊海兵,曲方,谢正文.
非稳态导热理论在矿井原岩温度测定中的应用[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8,19(3):233-236.
被引量:4
5
李晓豁.
滚筒结构参数对工作面噪声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18(5):338-340.
被引量:1
6
左金宝,吕品,程国军.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J]
.煤矿安全,2008,39(11):46-49.
被引量:11
7
张习军,姬建虎,陆伟.
深热矿井巷道围岩的热分析[J]
.煤矿开采,2009,14(2):5-7.
被引量:8
8
陈喜山,苗翠芳,谷卉颖.
倾斜井巷围岩与空气间的热交换研究[J]
.金属矿山,2009,38(7):127-130.
被引量:2
9
李晓豁.
采煤机参数与工作面温升关系的数学模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619-620.
被引量:2
10
朱庭浩.
通风时间对巷道围岩温度场影响规律的研究[J]
.煤矿安全,2010,41(2):10-13.
被引量:3
1
王长彬.
回采工作面冰浆空气冷却器的实验研究[J]
.煤矿安全,2016,47(12):39-41.
2
李鹏,周继祯,赵延湘.
孙村矿井热源分析及通风降温经济可采深度确定[J]
.煤矿安全,2003,34(12):16-18.
被引量:4
3
程丽红.
浅谈矿井热源及矿井降温措施[J]
.智能城市,2016,2(10):289-290.
被引量:2
4
朱维根.
冬瓜山铜矿通风降温设计与研究[J]
.中国矿山工程,2004,33(3):5-7.
被引量:7
5
胡金钟,杨运良.
梁北矿11061工作面热源分析与风温预测[J]
.煤矿安全,2013,44(2):160-163.
被引量:1
6
左金宝,吕品,程国军.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J]
.煤矿安全,2008,39(11):46-49.
被引量:11
7
聂军委,韩立军,孟庆彬,高杰,陈升,刘克响.
层次分析法在巷道支护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4):73-75.
被引量:3
8
罗威,宋选民,刘成.
千米深井热害防治技术[J]
.煤矿安全,2014,45(8):88-91.
被引量:6
9
刘彬.
新集二矿矿井热害防治[J]
.矿业科学技术,2011,39(3):128-130.
10
王长彬.
高家堡煤矿热源分析与首采工作面风温预测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11):210-212.
被引量:3
煤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