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关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地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村改革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化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无法解决的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成为...
作者
王西玉
机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共5页
Chinese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农地制度
改革
农村经济
土地资源配置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267
1
邱国良,邱新有.
村庄政治视野下的农地制度构建考察——江西省仲村土地调整个案的研究[J]
.农业考古,2006(3):37-42.
被引量:2
2
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曲福田.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J]
.江海学刊,2001(2):9-15.
被引量:66
3
姚洋.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
.中国农村观察,1999(2):18-23.
被引量:139
4
胡同恭.
苏南农业经营体制中的微观组织创新——苏南五村一镇农场制调查[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
被引量:4
5
钱忠好.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1999(1):1-8.
被引量:31
6
刘旺洪,刘敏.
永佃权制度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1998(6):75-80.
被引量:8
7
龚启圣,刘守英.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
.中国农村观察,1998(2):20-27.
被引量:103
8
党国印.
论农村集体产权[J]
.中国农村观察,1998(4):3-11.
被引量:51
9
姚洋.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1998(6):3-12.
被引量:296
10
郭铁民,林善浪.
论农地股份合作制[J]
.经济研究参考,1998(48):29-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7
1
冷小杰.
农用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平原大学学报,2005,22(6):54-56.
2
张里安,汪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物权制度的构建与发展[J]
.河北法学,2008,26(10):58-62.
被引量:1
3
林苇.
论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的变迁与启示[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2(3):69-73.
4
陈会广.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4):76-91.
被引量:6
5
郑永琴,李双元.
关于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农地制度的思考[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5):34-36.
6
孙秋业.
对农地使用权流动问题的思考[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1,0(2):18-20.
7
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
我国农地流转可行性及模式初探[J]
.资源与产业,2000,6(12):20-21.
被引量:7
8
曾福生,匡远配.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问题的探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18-21.
被引量:7
9
瞿商.
现行农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
.江汉论坛,2000(2):14-18.
被引量:3
10
王克强.
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J]
.社会科学研究,2000(2):94-97.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36
1
于冬.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3):121-121.
2
吴宇哲,鲍海君,楼玉宇.
征地费使用方式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06,26(S1):210-214.
被引量:1
3
邢姝媛,张文秀,李启宇.
当前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成都市温江、新都等6县(市、区)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04(S1):21-23.
被引量:20
4
程爱平,黄国桢.
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4):309-312.
被引量:1
5
彭真明,常健.
论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兼评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
.时代法学,2004,2(1):86-101.
被引量:4
6
贺大庆,彭近朱.
土地承包经营权:地位、性质及构成的再认识[J]
.知识经济,2008(11):14-14.
7
缪来顺.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研究——以温州为例[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4):42-47.
8
杜明义.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产权制度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9):50-56.
被引量:3
9
李振斌.
析土地承包经营权[J]
.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26-29.
10
朱洪涛.
如何看待非线性编辑设备的发展[J]
.中国有线电视,2005(1):81-82.
1
本刊编辑部.
关于农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J]
.中国农村经济,1992(5):21-26.
2
朱中平.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5(1):57-59.
3
孔凡文.
论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1998,12(5):33-36.
被引量:9
4
孔凡文,韩洪云.
论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J]
.农业经济,1999(4):4-5.
5
孙自铎.
试论农地制度改革[J]
.经济体制改革,1996(3):110-115.
被引量:8
6
曹利群.
关于农业经济问题[J]
.学术月刊,2003,35(1):109-110.
7
赵洪,周焱.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对策选择[J]
.中青年经济论坛,1989(6):29-31.
8
吴进明,杨永康.
农地制度改革中复合产权结构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1998(7):20-22.
9
于静波,鲁振宇.
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制度改革[J]
.湖北社会科学,1997(5):36-37.
10
贺玢.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关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地制度的思考[J]
.管理观察,1999,0(9):7-7.
中国农村经济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