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宋时期浙派古琴形成初探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宋时期,第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在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古琴流派——浙派诞生了,它是在古琴音乐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后才姗姗来迟的。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方面:南宋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浙派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南宋时期琴人、琴艺的高度发展是浙派形成的基础。
作者
郑红
机构地区
台州学院音乐系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1,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浙派
古琴
形成
分类号
J627 [艺术—音乐]
作者简介
郑红,台州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蒋文勋.《琴学粹言》,载《中国古代乐论选辑》,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1981年版,第453页.
2
腾夏,徐吉军等编著.《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页.
3
蒋文勋.《二香琴谱·琴学粹言》,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4
杨春薇.
琴乐流派源流之考证[J]
.中国音乐,2005(3):17-21.
被引量:12
5
倪士毅.《浙江古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6
沈括.《梦溪笔谈·乐律》,载《中国古代乐论选辑》,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1981年版,第199页.
7
《温州市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6,461页.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徐卓.论琴派[J].今虞琴刊,1937,:45-45.
2
(明)徐上瀛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北京古琴研究会.大还阁琴谱(1673)[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礼记·乐记第十九(周代)[A]..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勘本)[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7.1527.
4
(宋)朱长文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北京古琴研究会.琴史[A].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C].北京:中华书局,1987.45.
5
荣鸿曾(BellYung) 汤亚汀.从中国古琴研究看历史的相互依存[J].今虞琴刊续,1996,:42-43.
6
(明)蒋克谦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北京古琴研究会.琴书大全(1590)[A].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第五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83.
7
王坦.琴旨(民国)[A]..四库全书[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58.
8
(清)徐常遇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北京古琴研究会.澄鉴堂琴谱(1718)[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3.
9
(清)钱泳.履园丛话(清代)[A]..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80.
10
周庆云.琴史续(1919)[M].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民国版,..
共引文献
16
1
董惠民.
项羽“避仇于吴中”考[J]
.浙江社会科学,2006(5):171-174.
被引量:2
2
王玉波,王瑞红.
新中国成立初期渔业社会变迁的考察——以浙江省洞头列岛为例[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5(4):59-65.
被引量:3
3
沈慧.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入志的思考[J]
.中国地方志,2008(10):23-26.
4
陈莉娜.
古琴“中州琴派”略考[J]
.音乐创作,2012(5):122-123.
被引量:2
5
詹皖.
梅庵琴派的历史渊源与曲操风格[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72-77.
被引量:5
6
章宏伟.
晚明江南琴坛的繁盛[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4(2):41-48.
被引量:2
7
杨雅瑾.
浙派真的复起了吗?——读郑红《浙派琴史初探》有感[J]
.北方音乐,2014,34(2):187-187.
8
董文静.
闽派古琴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对策探寻[J]
.人民音乐,2014(4):54-56.
被引量:1
9
马达.
谢导秀与当代岭南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J]
.中国音乐,2014(4):53-56.
被引量:6
10
曹晓卿.
中州琴派的历史沿革和艺术风格初探[J]
.中国音乐,2014(4):103-1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刘顺,姚尚新.
郭沔与南宋浙派琴文化[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3):22-25.
被引量:1
2
刘承华.
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演变——对古琴两大传统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J]
.中国音乐,2005(2):9-18.
被引量:40
3
郑祖襄.
南宋浙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1):109-115.
被引量:4
4
郑祖襄.
郭沔的生卒年与《潇湘水云》的创作年代[J]
.音乐研究,2010(5):67-72.
被引量:7
5
朱舟.
中国古代音乐谱式举要[J]
.音乐探索,1984(2):35-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欢,耿文娟.
琴家郭沔与南宋浙派古琴文化的形成[J]
.兰台世界(下旬),2014(4):129-1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颖.
江西古琴史考察[J]
.北方音乐,2017,37(20):29-30.
被引量:1
2
徐汐扬.
浅论杭州亚运会对杭州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应用与保护[J]
.武术研究,2023,8(10):154-156.
1
戴微.
浙派古琴的兴起、发展与嬗变[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1(2):57-71.
被引量:6
2
章怡雯.
古琴社团在古琴流派传承中的作用——以“浙派古琴”霞影琴馆为例[J]
.艺术教育,2017(3):235-236.
3
王雅晖.
明代浙派古琴的艺术特点刍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149-150.
4
王姿妮.
清代浙地琴乐流布与新浙派古琴的生成[J]
.人民音乐,2017(2):63-67.
被引量:1
5
谭滢.
蓝色的火焰(牡丹十二品之五)[J]
.牡丹,2011(5):96-96.
6
方振宁.
姗姗来迟的威尼斯中国馆[J]
.中国新闻周刊,2005(21):54-55.
7
胡勍,刘莹.
论中国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7):16-20.
被引量:5
8
王姿妮.
浙地琴学研究文献综述[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13(1):63-68.
9
周扬波.
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的渊源--以杨缵吟社为中心的考察[J]
.文学遗产,2008(2):77-85.
被引量:7
10
王姿妮.
浙派琴艺及西湖琴社发展状况考察[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1):32-36.
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