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体性德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探、繁荣和平稳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对传统德育的反思、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和特征、主体性德育模式、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研究中尚存在着理论化、范围局限化、模式探讨欠清晰化、忽视我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构建主题鲜明的德育模式以及策略实施具体化等途径,来落实主体性德育活动。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8-181,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基本理论发展研究"(批准号:DEA090278)
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批准号:JDR2006A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莉(1987-),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忠华(1963-)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