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迫切地要求作为生产力载体的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生态、地理学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同时也概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
作者
张俊军
许学强
魏清泉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5,36,共5页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
生态学
地理学
中国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299
同被引文献
242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65
参考文献
51
1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1-9.
2
秦耀辰.
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J]
.经济地理,1997,17(2):1-7.
被引量:26
3
王如松.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法[J]
.科技导报,1996,14(7):55-58.
被引量:6
4
沈清基.
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
.城市规划汇刊,1996(5):33-38.
被引量:34
5
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1997,21(6):17-20.
被引量:250
6
吴林娣,方国伟.
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7):2-5.
被引量:46
7
顾朝林.
论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J]
.城市规划汇刊,1994(6):1-9.
被引量:62
8
林秋华.
可持续城市与环境[J]
.国外城市规划,1997(1):2-8.
被引量:17
9
欧阳志云,王如松.
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被引量:114
10
沈清基.
关于城市发展理论的思考──兼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城市规划,1995,19(4):14-1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宗跃光.
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居住新区为例[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3,6(3):26-30.
被引量:16
2
蔡运龙.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J]
.人文地理,1996,11(1):1-6.
被引量:35
3
顾尚华.
城市建设将面临小轿车潮流的挑战[J]
.现代城市研究,1994,9(3):27-31.
被引量:2
4
王恩涌.
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与认识[J]
.人文地理,1991,6(3):1-7.
被引量:11
5
顾朝林.
国外城市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J]
.城市问题,1995(1):63-66.
被引量:6
6
漆安慎,赵彩凤,杜婵英,王华东.
工业-环境系统的非线性描述[J]
.环境科学,1993,14(6):12-15.
被引量:7
7
曲格平.
加速战略转移 推进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4):5-7.
被引量:4
8
顾朝林.
论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J]
.城市问题,1994(6):2-6.
被引量:4
9
周家骧.
上海城市发展规模与布局的研究[J]
.上海建设科技,1994(4):5-6.
被引量:1
10
钟耳顺.
区域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作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1):37-4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299
1
陈锦,王曙,诸云强,段福洲,王斌.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叙词表[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4,8(2):111-124.
2
刘小平,车扬子,欧金沛.
科教融合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J]
.测绘通报,2023(S02):125-130.
3
时保国,田一聪,赵江美,张丽君.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3):76-84.
被引量:18
4
王玉梅,丁俊新,王彦.
烟台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276-279.
被引量:1
5
姜云,吴立新.
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矿业,2003,12(3):23-25.
被引量:28
6
罗阳.
基于 PSR 模型的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71-73.
被引量:2
7
郭晋平,薛达,张芸香,刘明国.
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临汾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5,29(1):68-72.
被引量:11
8
童昌华,马秋燕,魏昌华.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98-101.
被引量:5
9
李锋,王如松.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方法与实践——以扬州市为例[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46-48.
被引量:17
10
路培,刘贺明.
滏阳河武强段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226-22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2
1
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
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
.经济地理,2007,27(6):883-887.
被引量:223
2
刘江华,张强.
广州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定位研究[J]
.开放时代,2000(2):7-15.
被引量:1
3
田亚平,王鹏,李倩,黄娜.
城市化背景下的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96-100.
被引量:4
4
苏少之.
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分析[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6(2):4-15.
被引量:4
5
朱少春,桑金权,吴璀平.
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J]
.江淮论坛,1999(4):18-24.
被引量:13
6
汪前元.
中心城市在转型中的功能、地位、特点[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3):21-26.
被引量:8
7
周文骞,许庆明.
浙江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和发展对策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1992(3):20-25.
被引量:2
8
衣农.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
.城市问题,1997(3):63-63.
被引量:6
9
饶会林.
试论城市规模效益[J]
.中国社会科学,1989(4):3-18.
被引量:28
10
ZHOU Guo-min, MAO Han-ying, YANG Yan-fe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in the new centur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0,10(4):20-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4
1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55-60.
被引量:105
2
周裕锋.
我国中心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8(4):41-44.
被引量:1
3
周裕锋.
论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
.开发研究,2006(6):58-60.
被引量:2
4
周裕锋.
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2):73-75.
被引量:1
5
李锋,刘旭升,胡聃,王如松.
生态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以江苏大丰市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9):2006-2012.
被引量:41
6
刘志刚,谭丽荣.
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89-991.
被引量:1
7
张艳丽,朱传耿,陈潇潇.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6):86-90.
被引量:4
8
杜李.
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开封市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2):41-45.
被引量:2
9
张理茜,蔡建明,王妍.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44-252.
被引量:43
10
赵伟,谭修,贺昌政.
成都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
.商业时代,2010(15):142-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65
1
刘晓媛.
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业结构效应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J]
.质量与市场,2022(8):13-15.
2
黄茂兴,张建威.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40-54.
被引量:28
3
夏建东,庞燕,高亚萍,阎苗,乔永波,陈书琴.
城市化对甘肃省牛谷河沉积物氮磷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1):45-54.
被引量:2
4
夏晟,张天尧,许顺才,刘泉.
社区健康性能评估: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社区使用后评价[J]
.城市发展研究,2020,27(2):24-30.
被引量:18
5
丁妮,吕徐.
喀斯特山地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
.北方园艺,2020(3):85-92.
被引量:4
6
杨国发.
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益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0):85-85.
7
武广平,李永平.
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S1):91-92.
8
李影,陈美英.
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571-574.
被引量:1
9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李峻峰.
兴化市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24-29.
被引量:22
10
梁素红.
基于信息熵的漳州市生态水平评价[J]
.海峡科学,2012(6):29-32.
被引量:1
1
赵显文.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1):47-50.
被引量:6
2
曾红鹰.
从地理学角度看环境教育[J]
.环境教育,1997,0(1):27-28.
3
刘红娣.
“三个代表”与现代企业[J]
.延边党校学报,2002,17(2):18-20.
4
王刚.
论异质资本的生产功能[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2(2):12-15.
被引量:3
5
李志远.
浅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性问题[J]
.人才资源开发,1996(7):13-14.
6
陈仲.
基于行为引导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
.环球市场,2016,0(24):17-17.
7
阎小培.
西方地理学界关于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述评[J]
.人文地理,1998,13(3):13-22.
被引量:8
8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创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
9
陈海盛.
浙江省城市经济效率水平测度与时空分异[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7):44-46.
10
刘迅.
GIS在房地产企业空间分析中的应用[J]
.人才资源开发,2013(5):81-82.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