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参考文献6
-
1曾因明.进一步加强我国麻醉科建设 促进医院整体发展[J].中国医院,2010,14(1):22-24. 被引量:30
-
2高成顺,熊君宇.麻醉医生是外科的内科医生——浅谈21世纪麻醉医生的责任与义务[J].医学与哲学(B),2009,30(11):61-62. 被引量:8
-
3王威,李其斌.多媒体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蛇志,2009,21(4):337-339. 被引量:6
-
4Shankar PR.Problem-based learning:The right direction for medical teaching[J].Med Princ Prace,2008,17(2):171-172.
-
5钟南山,程东海.医学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由与SARS抗争引发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3(4):1-2. 被引量:25
-
6廖慧慧,邓高丕.妇科临床教学病例讨论的设计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7):506-50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廖宁.多媒体技术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S1):113-114. 被引量:2
-
2张亚文,吴宗贵,朱梁.多媒体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6(z1):137-138. 被引量:1
-
3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专题组,王琦,张顺玲,黄丽芬,谭奕洲,尹炽标,唐小平,贾卫东,黄远红,赵子文.20名医务人员感染SARS追踪报告[J].广东医学,2003,24(z1):99-102. 被引量:4
-
4徐铭军.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05,26(6):46-46. 被引量:10
-
5刘冬娥,李玉梅.试论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0):1598-1598. 被引量:5
-
6曾因明,李德馨.对我国麻醉学科发展模式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1989,5(1). 被引量:1
-
7徐晤,夏勇,王志荣,陈建辉,李东野,陈清枝.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5):49-51. 被引量:2
-
8曾因明,李文志,姚尚龙,刘进,黄文起,徐启明,郭曲练,邓小明.麻醉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发展思路与建议[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87-89. 被引量:18
-
9曾因明.重视奠基性工作 加速我国麻醉学科发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1):1-2. 被引量:8
-
10曾因明.麻醉学科的组织和发展方向-UCSF考察报告之一.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6,7(6):383-384.
共引文献64
-
1孙凌瑜,谭琦.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2):37-37. 被引量:12
-
2徐凌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对医学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4,17(4):56-58. 被引量:4
-
3常雅萍,于春雷,台桂香,刘永茂,李一.建立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2):159-160. 被引量:6
-
4王方芳,陈俊国.论医学的人文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463-464. 被引量:7
-
5吴效普,谢随民,金鲁明,于信民.导师制在医药院校学分制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81-182.
-
6张红莉.浅析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几个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88-190. 被引量:10
-
7张晓兰,李晓松,陈晓娟,万学红.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20-21. 被引量:16
-
8魏文君.浅谈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22-23. 被引量:3
-
9张赟,陈丽华,谢鑫,李琦,王春艳,杨安钢,金伯泉.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几点体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2):170-171. 被引量:3
-
10谢欣,廖惠娣,黄琼,方南海,史瑞芬,陈瑜.用人单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需求与评价的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071-107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59
-
1房明.如何提高麻醉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 被引量:3
-
2崔舜,陶晓南,吴汉妮,侯晓华.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5,18(6):58-58. 被引量:81
-
3陈嘉莹,郑小薇,徐威,林泽贤,黄瑞珠.PBL教学法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1):187-189. 被引量:38
-
4李斌.以病例为引导的内科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2227-2228. 被引量:14
-
5周崇坦,刘云霞,王会玲.PBL教学法在麻醉生理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15-15. 被引量:18
-
6左友波,余庆波,陈昌林,唐雪梅,万勇,曹小平.浅析如何提高麻醉临床实习质量[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1):95-96. 被引量:7
-
7张君,王旭霞,陈岱韵.培养一流医学本科生是医科大学立校之本[J].医学与哲学(A),2007,28(2):73-74. 被引量:10
-
8刘尚清,蔡容,佘永华,康健,吴双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4):400-402. 被引量:19
-
9温世浩,曲莉,钟懿隽.哈佛医学院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0):986-988. 被引量:15
-
10李永华,严晓娣,孙彭龄,等.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09,23(3):281-283.
引证文献13
-
1廖惠花,何绮霞,莫坚,曹殿青.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85-2386. 被引量:13
-
2邹磊.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79-680. 被引量:6
-
3胡蓉,廖琴,欧阳文.多模式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202-202. 被引量:3
-
4岳红丽,王强,韩如泉,丁冠男,李彦平.麻醉住院医师麻醉与疼痛学基础知识培训的必要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临床考核结果分析与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8):667-670. 被引量:2
-
5张永强,席鹏.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55-157. 被引量:11
-
6徐维娟,徐维昉,赵斌.临床麻醉学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533-534. 被引量:8
-
7詹佳,郑菲,张宗泽.提高麻醉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46-147. 被引量:1
-
8左友波,李军祥,陈昌林,陈斌,涂发平.以学生为中心的病例分析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94-95.
-
9张洪松,刘金东,赵林林.PBL教学法在胸科麻醉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0):12-13. 被引量:6
-
10利莉,谢玉波.PBL在7年制麻醉研究生临床教学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A01):633-634.
二级引证文献54
-
1万玉文,曾宾.案例教学法在两种麻醉实习带教方式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78-679. 被引量:2
-
2邹磊.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79-680. 被引量:6
-
3左培林.食品营养课程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2):87-89. 被引量:1
-
4杨堃,黄昌祺.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401-402. 被引量:22
-
5周敏.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6):19-21. 被引量:1
-
6杨志甫,张红宇,张俊清.神经康复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2):35-36. 被引量:1
-
7余珊,陈国强,王波.医护合作教学病例讨论在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学院学报,2015,37(3):80-82. 被引量:3
-
8张永强,席鹏.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55-157. 被引量:11
-
9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50-152. 被引量:6
-
10李承龙,徐国纲.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3):162-164. 被引量:10
-
1王有国.治哮喘不妨反着来[J].特别健康,2013(9):15-15.
-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夏中元教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1).
-
3黄映善,石珊,苏高盛.麻醉科医师精神健康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06,28(4):515-517. 被引量:3
-
4李海红,周京利,马亚群.术后镇痛数据库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9):117-119.
-
5刘艳.麻醉科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艺术[J].医学与哲学(B),2013,34(1):83-84. 被引量:5
-
6吴飞翔,俞卫锋.浅论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113-113. 被引量:3
-
7王璐,王丹,邢涛涛,李慧玲,郝晨幸,姜峰.太原市三甲医院麻醉医生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2):59-61. 被引量:3
-
8杨蒙,肖庆,姚建武.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100-102. 被引量:2
-
9罗新芝.麻醉医生与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93-2193. 被引量:1
-
10颜世铭.微量元素的吸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15(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