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学研合作办学新路——大北农常德学院模式解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形成了自己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发展模式。本文综述了生物工程系“大北农常德学院模式”的建立过程、实践效果和成功经验。
作者
王前光
高惠林
机构地区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第6期106-107,共2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办学
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桂和荣,沈宏毅,李文权,陶永海,吴淮生,陆少刚.
“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34-36.
被引量:52
2
卜卫东,朱能武.
高职院校产学研发展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8(35):44-45.
被引量:4
3
李志强,李凌己.
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97-103.
被引量:127
4
王琴.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6):15-19.
被引量:16
5
张传龄,廖克玲.
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6(17):19-21.
被引量:18
6
李光寒.
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09(11):7-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杨成.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6):110-111.
被引量:8
2
丁巨涛,赵惠英,王军.
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的企业行为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6):13-14.
被引量:6
3
靳润奇,陈鸿雁,赵立民.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34-38.
被引量:41
4
李志强,李凌己.
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97-103.
被引量:127
5
王存旭,张玉艳.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6):132-134.
被引量:4
6
王波.
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2):112-114.
被引量:9
7
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
.[EB/OL].http://forgechair.sjtu.edu. cn/,.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20日)中发[1999]14号[Z].,..
10
韦钰.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努力推进我国产学研结合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01—01—16.
共引文献
226
1
蒋菲,李晓,王晓宇.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评述[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96-97.
被引量:5
2
张国安.
刍议学研产一体化是高校对高新科技园区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6-141.
被引量:3
3
孟宪娟,刘蕊.
对我国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6(10):149-150.
4
何作利.
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和对策初探[J]
.科技风,2008(17):140-140.
5
张翔云.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广西教育,2012(43):29-32.
被引量:1
6
唐敬洁.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6):161-161.
7
秦娟兰.
谈“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利与弊[J]
.成功,2009(2):241-242.
被引量:6
8
王一群.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1-4.
被引量:13
9
龙威,谭倪,颜雪明,刘婧靖.
制药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6):140-144.
被引量:2
10
詹明萍.
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J]
.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81-8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王键吉,宋书中,王红乾.
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75-77.
被引量:10
2
丁金昌.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4):114-120.
被引量:78
3
尚观华.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性”与“经济性”[J]
.职教论坛,2012,28(25):21-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安博.
河北高职产学研结合主要模式研究[J]
.商情,2013(15):222-223.
1
张迪,杨守斌.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3(16):15-18.
被引量:5
2
冯光辉.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200-201.
被引量:3
3
李大胜,江青艳,库夭梅.
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教探索,2007(5):60-62.
被引量:80
4
李志鸿,邹豫荣.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福建高教研究,2010(5):22-25.
5
邹豫荣,李志鸿.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思考[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3):129-133.
被引量:2
6
刘连妹,蒋鼎国,屈海泳.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2):117-120.
被引量:14
7
李向军.
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与课程群建设探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114-117.
被引量:2
8
陈德敏,胡新平,饶开芹.
适应需要 深化改革 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J]
.中国高教研究,1998(1):45-46.
被引量:4
9
张春敏.
对高职会计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探析[J]
.科技信息,2011(7).
被引量:3
10
于桂芹,文连奎,姜喜娟,李玉,刘景圣.
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0(S1):45-48.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