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学说的重构 被引量: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对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必要性进行阐发之后,霍耐特力图论证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可能性。为此目的,霍耐特借助米德社会心理学,对黑格尔承认学说进行了重构。这里有四个决定性环节:第一,对社会冲突两种模式的区分,是霍耐特重构黑格尔承认学说的出发点;第二,对黑格尔的"为承认而斗争"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霍耐特重构黑格尔承认学说的关键;第三,对米德社会心理学的运用,是霍耐特重构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理论手段;第四,创立自己的承认理论,是霍耐特重构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目的。在重构黑格尔承认学说的基础上,霍耐特围绕着承认与蔑视、蔑视与反抗关系,阐述了三种主体间性承认形式以及个体认同所遭遇的三种蔑视形式,并试图阐明蔑视体验是社会反抗的道德动机,从而阐发了社会承认关系结构,建构了承认理论基本框架。
作者 王凤才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Marxism & Realit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为:08BKS04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08JJD710024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项目的成果 项目编号为:08FCZD0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后,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秘书长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凤才.论霍耐特的承认关系结构说[J].哲学研究,2008(3):41-50. 被引量:41
  • 2[美]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0页.
  • 3Axel Honneth,Kampf um Anerkennung. Zur moralischen Grammatik sozialer Konflikte, Frankfurt/M.:Suhrkamp2003,S. 13-19,S. 16,S. 11,S. 29,S. 26,S. 35,S. 52,S. 97,S. 206,S.84,S. 107,S. 114,S. 119,S. 123,S. 130,S. 134, S. 143,S. 148,S. 314.
  • 4[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 5[英]M.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 6Jurgen Habermas, Die Einbeziehung des AnderenStudien zur politischen Theorie, Frankfurt /M. : Suhrkamp1997, S. 15.
  • 7G. W. F. Hegel, System der Spekulativen Philosophie, Humburg 1986, S. 217.

二级参考文献4

  • 1Feinberg, Joel, 1980, Rights, Justice, and the Bounds of Liberty, Princeton
  • 2Fraser, Nancy & Honneth, Axel, 2003, Umverteilung oder Anerkennung? Eine politisch-philosophische Kontroverse, Frankfurt M. : Suhrkamp.
  • 3Honneth, Aexl, 2001, Leiden an Unbestimmtheit. Eine Reaktualisierung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Stuttgart: Reclam.
  • 42003, Kampf um Anerkennung. Zur moralischen Grammatik sozialer Konflikte, Frankfurt M. : Suhrkamp.

共引文献40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