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关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环境法的一个价值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探讨国外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演变过程,总结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
作者
王茂林
机构地区
甘肃政法学院
出处
《职业时空》
2010年第5期1-2,共2页
Career Horizon
基金
2008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验
借鉴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作者简介
王茂林(1963-),男,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经济法。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马超,景跃军.
从经济发展看日本战后的环境政策演变[J]
.现代日本经济,2005,24(3):50-52.
被引量:8
2
季杰.
德国发展环境保护的举措与实效[J]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107-109.
被引量:3
3
邹凤岭.
国外依法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透视[J]
.交通企业管理,2007,22(2):21-22.
被引量:3
4
王毅.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47-15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翟羽伸,孝玉琴.
日本的环境政策[J]
.化工环保,1995,15(1):49-51.
被引量:2
2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Greening Indu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Braden R. Allenby. Industrial Ecology: Policy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Prentice Hall, 1999.
4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中科院国情小组.生存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6
中科院国情小组.开源与节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7
王毅.结构转型期发展和环境的综合决策.见:刘燕华,周宏春编,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9-44.
8
王毅.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与优先制度安排.见:冯之俊主编,循环经济立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5-53.
9
Wang Yi. China'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 Transition. Social Research, 2006, 73(1 ) 277-91.
共引文献
18
1
王碧峰.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8):76-80.
被引量:8
2
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
内蒙古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SO_2排放[J]
.资源科学,2008,30(6):905-911.
被引量:5
3
周宏,涂晓玲.
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及我国所需的借鉴[J]
.生产力研究,2008(18):97-100.
被引量:1
4
马超群.
西安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J]
.国土资源导刊,2008,5(5):51-54.
5
孙宇飞,严岩,段靖,邓红兵,吴钢,孔源.
日本与德国环境政策的比较[J]
.环境保护,2009,37(2):82-84.
被引量:7
6
张秋玲,李东敏,邵亚杰.
基于环境友好型模式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30-11132.
被引量:10
7
王茂林.
基于系统思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运行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0(6):133-135.
8
王茂林.
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律文化构建研究[J]
.商业时代,2010(36):93-94.
9
王丽萍.
发达国家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评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13(4):89-92.
被引量:6
10
苗韧,周伏秋,胡秀莲,冯升波,吴頔,贾茹.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4):17-2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5
1
刘文芳.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z1).
被引量:5
2
戴明忠,盛学良.
江阴市近5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82-487.
被引量:19
3
王金南,张吉,杨金田.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
.环境保护,2006,34(03A):42-45.
被引量:28
4
叶乐安,吴永兴,顾霖霞.
长三角地区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与产业培育途径分析——以江苏省武进区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1):66-70.
被引量:4
5
福州市统计局编,赵时可总.福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
福州市统计局[编],黄捷总编.福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7
福州市统计局编,黄捷总编.福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
福州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
9
Costanza R,d’Arge R,de 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 1997
10
李海宝.
浅谈儋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热带林业,2008,36(2):12-1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许肃,刘建兴.
生态足迹在建设环境友好城市中的应用——以福州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621-625.
2
陈满雄.
苏仙区桥口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研究[J]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7-11.
1
张鸿铭.
加快台州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
.浙江经济,2006(22):16-17.
被引量:1
2
邢彩霞.
探索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阴山学刊,2007,20(6):71-76.
被引量:1
3
杨建初.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J]
.广东经济,2008(1):20-24.
4
武银燕.
建筑:节能减排大有可为[J]
.中国有色金属,2007(12):50-51.
5
周扬.
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J]
.商情,2015,0(13):237-237.
6
曾庆红.
在中央党校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节选)[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4-8.
7
科技创新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
.环境保护,2006,34(08A):1-1.
8
杨采芹.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公众参与[J]
.经济师,2008(1):63-64.
被引量:4
9
赵勤.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以黑龙江省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237-239.
被引量:1
10
本刊记者.
全省人大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座谈会在滨州市召开[J]
.山东人大工作,2006(6):8-8.
职业时空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