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从肾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有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从肾辨证分型在免疫、遗传和造血微环境等方面客观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此项研究对本病的预防、辨治规范化、个体化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
付颖
孙伟正
机构地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0年第5期905-906,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髓辨证分型
客观化
综述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作者简介
付颖(1979-),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内科学血液病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7
1
李荣,孙伟正.
孙伟正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J]
.中医药信息,2008,25(2):42-43.
被引量:8
2
丛培玮,易杰.
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思路[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74-575.
被引量:9
3
宋兴武.
中医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近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8):50-52.
被引量:4
4
郑小伟,包素珍,刘明哲,宋红,李荣群.
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垂体ACTH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3):238-240.
被引量:24
5
刘宝山,戴锡孟,储榆林,于志峰,张凤奎,杨文华,王虹,柴丽娟,王兴丽,王敬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与骨髓细胞凋亡、T细胞活化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107-109.
被引量:10
6
胡琦,王运律,邓頲,孙思明,章晓鹰,杨协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49-751.
被引量:6
7
夏乐敏,王运律,胡琦,孙思明.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因素相关性研究[J]
.陕西中医,2009,30(6):691-694.
被引量:5
8
刘敏,王运律,胡琦,孙思明,刘元霞,张晓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刺激分子及Fas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47-649.
被引量:5
9
刘宝山,戴锡孟,储榆林,于志峰,张凤奎,杨文华,王惠君,贾海蓉,陈爱玲,王兴丽.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Fas/FasL抗原表达相关性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18-21.
被引量:10
10
唐旭东,麻柔,刘锋,许勇钢,杨晓红,张姗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与临床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780-78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02
1
刘瑞梓,熊思东.
影响CD4^+CD25^+T细胞分化发育的细胞分子机制[J]
.生命的化学,2004,24(6):465-467.
被引量:2
2
隋萍,刘海珍,钟进义.
葡多酚对骨髓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2004,16(4):206-207.
被引量:3
3
石琳.
中医药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探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40-41.
被引量:4
4
刘艳,林齐鸣,李艳坤.
炙甘草汤对“再障”模型小鼠骨髓造血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2005,25(1):32-34.
被引量:8
5
刘大同,郭京丽,姜慧强,许敬春,王冠军,易永林,王晓薇,李舜华,刘大有,毕重厚.
解毒补托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74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1994,26(5):18-20.
被引量:21
6
魏美娟,俞瑾.
补肾中药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肾上腺皮质形态学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36-738.
被引量:40
7
孙红丹,赵传堂,刘好良.
中药清热凉血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5,45(19):86-86.
被引量:3
8
马正立,施玉华,汪丽亚,叶其明.
填精补肾中药对老年大鼠肾上腺皮质、睾丸的一些脱氢酶的作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9(3):43-44.
被引量:8
9
李建龙.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11(4):3-4.
被引量:7
10
唐旭东,麻柔,刘锋,许勇钢,杨晓红.
再生障碍性贫血γδT细胞亚群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0):598-60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34
1
陈兰羽,陈建杰.
HLA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研究解读[J]
.中医药学刊,2004,22(7):1284-1285.
被引量:1
2
曲晓璐,方肇勤,王湘林.
从三刊看四类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近十年的分布与变化[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17-720.
被引量:1
3
宋镇星.
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的个体差异[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6):39-43.
被引量:3
4
李航,熊璟,周全荣.
肾虚证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4):246-248.
被引量:12
5
刘宝山,戴锡孟.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7):550-552.
6
管冬元,方肇勤.
中医证候与基因相关性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中医杂志,2005,46(8):569-571.
被引量:8
7
董毅,夏瑞祥.
共刺激分子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临床荟萃,2005,20(23):1380-1380.
8
于赫,于英君.
肾阴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6,23(1):40-44.
被引量:2
9
陈爱玲,戴锡孟.
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虚”本质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46-48.
被引量:6
10
薛梅,殷惠军,陈可冀.
从基因组学研究证候实质的若干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88-90.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34
1
郑瑾,刘强,王宗仁,李军昌,王文,马爱玲,马静,李晶华,肖铁卉.
化瘀补肾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CFU-F及血清IL-2、IFNγ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33-35.
被引量:7
2
徐瑞荣,王琰,安玉姬,于志峰,戴锡孟.
补肾益髓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293-294.
被引量:6
3
吴晓勇,傅汝林.
补肾调肝化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5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19-820.
被引量:8
4
杨薇,杨华升,常丽.
浅谈清热解毒法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30-1531.
被引量:8
5
周永明,魏学礼,陆嘉惠,罗梅宏,胡明辉.
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受体Vβ基因表达及生血合剂对其的干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973-977.
被引量:7
6
刘锋,胡晓梅.
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规范化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97-99.
被引量:3
7
王玉芝.薯蓣丸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河南中医,1988,8(3):10-11.
8
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儿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1.
9
高尚社,石鹤峰,闫慧霞,等.中西医药临床便览·中西疑难杂症分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639.
10
刘从明,杨建宇,卫爱武,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511.
引证文献
4
1
刘淑红.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辨治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验案赏析[J]
.光明中医,2011,26(1):27-28.
被引量:4
2
魏学礼,代兴斌,周永明.
中医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回顾与思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3):4-6.
被引量:3
3
张翔,周郁鸿,吴迪炯,沈一平,武利强.
从《金匮要略》浅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原则[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549-551.
被引量:3
4
许旭杰.
张明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验案3则[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991-9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建宇,李彦知,范竹雯,郑绍明,许继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小议[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56-57.
2
嵇辉.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39-40.
3
周琦浩,吴迪炯,周郁鸿.
“中气升降”理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证启示[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7):71-73.
被引量:1
4
蔡文亮,张前杏,吴迪炯,周郁鸿,沈一平.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处方的化裁[J]
.黑龙江中医药,2015,44(1):72-74.
被引量:1
5
翁逸群,张翔,钱俊华.
叶天士医案治血特色探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430-432.
被引量:3
6
周盾,于天启.
从“虚”和“瘀”两方面浅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中医疗法[J]
.环球中医药,2017,10(6):721-723.
被引量:8
7
何建国,陈京莲,王瑞超,丁军.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7,39(8):1277-1280.
被引量:6
8
王伟明.
疏肝泄热、益气培元法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一则[J]
.环球中医药,2018,11(7):1082-1084.
被引量:1
9
陈兴华.
补肾生血汤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0,52(12):107-109.
被引量:1
10
温楚楚,陈瑶,李达.
治疗血液病常用药对应用经验[J]
.环球中医药,2020,13(10):1766-1768.
被引量:4
1
郁秀娟.
CD14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32-33.
被引量:2
2
王宇.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9):1234-1236.
被引量:7
3
李柏林.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15-16.
4
德拉马特,李力华(编译).
A1C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深远意义[J]
.糖尿病天地(临床),2008(8):386-387.
5
王溯溧.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治疗的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2):315-315.
6
周建华,孙良阁.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心肌病[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1):110-112.
被引量:2
7
韩锡林.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1):73-74.
被引量:2
8
孙之茜.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144-145.
9
黄宝星,孙福康.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685-689.
被引量:3
10
田永芳,李奇凤,张慧.
乌鲁木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HIV感染特征分析[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6,23(3):157-159.
被引量:1
光明中医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