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府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8年我国政府采取了发行特别国债、剥离不良资产和利用外汇储备等方式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从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来看,政府注资与银行效率正相关,政府注资并进行股份制改造确实可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作者
彭玉镏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171,共3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关键词
政府
注资
国有商业银行
有效性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48
1
刘澜飚,李博韬.
市场竞争、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J]
.经济学动态,2021(4):38-53.
被引量:26
2
周兆生.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研究[J]
.世界经济,2004,27(7):17-23.
被引量:17
3
赵先信.
当前国有银行改革的政策风险与政策启示——兼论外汇储备注资的货币扩张效应[J]
.财贸经济,2004,25(6):3-10.
被引量:11
4
王一江,田国强.
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J]
.经济研究,2004,39(11):28-36.
被引量:55
5
张汉飞,张汉鹏.
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7):110-112.
被引量:7
6
李红坤.
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银行效应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6):102-107.
被引量:4
7
牛锡明.探索交易型银行的发展管理模式[N].第一财经日报.2015-10-29.
8
曹元涛,范小云.
银行监管力量重构损害了市场约束的效用吗——基于亚洲银行1991—2005年面板数据的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08,7(3):1355-1372.
被引量:19
9
李艳虹.
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绩效:国际比较与我国实证[J]
.金融研究,2008(11):138-145.
被引量:23
10
赵昌文,杨记军,夏秋.
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J]
.管理世界,2009,25(7):46-55.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5
1
于晓东.
2003—2010年国有银行财务重组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13(2):17-24.
被引量:1
2
左小涛.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政府注资有效性的研究概述[J]
.商,2013(10Z):180-180.
3
庄磊.
资产流转是应对资本约束的最优选择[J]
.华北金融,2016(2):22-26.
被引量:1
4
高蓓,张明.
不良资产处置与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J]
.国际经济评论,2018(1):124-142.
被引量:29
5
邵鹏程,王励晴,吴昕扬.
地方中小银行专项债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中小银行风险和盈利能力视角的分析[J]
.财政研究,2024(6):115-1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李程,孙佳怡,段博文.
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
.浙江金融,2021(2):21-30.
被引量:2
2
李沐.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J]
.时代金融,2020(34):27-29.
被引量:3
3
蒲婧.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实施路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3):118-119.
被引量:2
4
盛慧琴.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特区经济,2018(12):93-95.
被引量:4
5
汪川,娄洪彬.
新时期我国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
.债券,2018(5):38-42.
被引量:2
6
王晓丽,石颖文,石道金.
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证券化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2018,38(4):48-54.
被引量:8
7
文小梅.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
.中国商论,2019,0(5):26-28.
被引量:1
8
邓晓雅.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处置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3-114.
被引量:2
9
刘一楠.
信贷资产流转对信贷市场供求的影响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2019(6):21-37.
被引量:3
10
尚丽媛.
国外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做法及启示[J]
.河北金融,2019,0(10):41-45.
被引量:1
1
李要深.
银行理财产品月评报告(2009年6月)[J]
.金融博览,2009(14):54-56.
2
凌霄华.
着力做好五级分类条件下的不良资产下降工作[J]
.金融纵横,2002(9):16-17.
3
陈守琦,李成东.
对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探析[J]
.沿海经贸,1999(7):30-31.
4
化解四大银行风险需再次剥离不良资产[J]
.国际融资,2003(9):66-66.
5
刘建军,夏磊.
剥离不良资产应注意的问题[J]
.农金纵横,2000(2):78-79.
6
王屹峰,王小青.
剥离不良资产带来的负效应[J]
.山西金融,2000(8):37-37.
7
孙延会.
剥离不良资产:银企共兴的有效途径[J]
.发展导刊,1999(5):36-36.
8
杨冬成.
防止剥离不良资产中的道德风险[J]
.武汉金融,2000(9):45-47.
9
全劲兴,梁其炎.
我国目前不宜大幅度提高存贷款利率[J]
.商业经济论坛,1990(3):35-38.
10
全劲兴,梁其炎,梁山.
我国目前不宜大幅度提高存贷款利率[J]
.南方经济,1990,19(2):41-44.
管理世界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