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目的地居民对黑色旅游开发的态度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汶川地震为例,从居民的灾后心理特征出发,将居民对旅游者动机的感知,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及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作为衡量当地居民基本态度的三要素,并分析居民态度对黑色旅游开发的影响,指出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当地居民的内心感受。
作者
李丽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黑色旅游
居民态度
旅游影响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简介
李丽(1983-),女,山西晋中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旅游教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1
李伦,孙甜甜,彭菊聪,田金徽,韩冬冬,郭凌云,吕邦策.
汶川地震文县居民心理伤害相关问题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89-391.
被引量:6
2
申健健,喻学才.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2009,24(4):92-96.
被引量:46
3
刘世明,李蔚,刘晓彬.
灾难遗址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汶川大地震旅游环线设计为例[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1):74-78.
被引量:11
4
邹宏霞,苑伟娟.
我国“灾难旅游”可行性开发与对策[J]
.经济地理,2008,28(4):688-691.
被引量:12
5
周磊,刘庆友,崔峰.
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97-100.
被引量:5
6
胡传东,罗仕伟.
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9-125.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张守艳.
论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政府规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75-77.
被引量:3
2
谌永生,王乃昂,范娟娟,程弘毅,隆浩.
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3-77.
被引量:32
3
王莉,陆林.
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5,20(3):87-93.
被引量:114
4
Claes Fornell,刘金兰,康键,白寅.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J]
.管理学报,2005,2(4):495-504.
被引量:55
5
刘丹萍,保继刚.
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自我认同——西方学界关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之透视[J]
.旅游学刊,2006,21(4):88-93.
被引量:83
6
张艳明,杜劲松.
还在流泪的“亚里桑那”号[J]
.环球军事,2006(06X):58-59.
被引量:3
7
张继成.
董惠娟教授与震灾心理研究——一位唐山地震孤儿的成长历程[J]
.国际地震动态,2006,27(7):182-187.
被引量:6
8
李经龙,郑淑婧.
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12.
被引量:48
9
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杨彦波.
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被引量:80
10
Stone, Philip R, Sharpley, Richard. Consuming dark tourism: a thanatological perspectiv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 (2) :574- 595.
共引文献
97
1
钱周伟.
新时代青年黑色旅游的价值内化及责任生成[J]
.社会科学家,2022(6):62-68.
被引量:1
2
刘娜,张建新,姜洪涛.
"旅游体验"视角下景区规划刍议——以云南孔明山景区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2):104-107.
3
倪荣彪,刘红燕.
刍议黑色旅游之若干争议问题[J]
.魅力中国,2009(25):76-76.
被引量:2
4
黄玉理,黄英.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的感知与态度调查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340-343.
5
杨方琳.
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J]
.经济视角(下),2009,0(6):11-13.
被引量:4
6
查艳华.
国际公益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决策咨询通讯,2008,19(4):56-58.
被引量:9
7
洪文文,方百寿.
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8):75-78.
被引量:10
8
查艳华.
国际公益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全国商情,2008(B07):54-55.
被引量:5
9
刘庆友,周磊.
南京特色资源旅游市场调查研究——以苏北片区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72-74.
被引量:3
10
黄璨,张俊霞.
黑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4-2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5
1
倪荣彪,刘红燕.
刍议黑色旅游之若干争议问题[J]
.魅力中国,2009(25):76-76.
被引量:2
2
杜文霞.
黑色旅游及其开发的SWOT分析[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21-124.
被引量:9
3
谢彦君.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
.旅游学刊,1998,13(4):41-44.
被引量:95
4
杨方琳.
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J]
.经济视角(下),2009,0(6):11-13.
被引量:4
5
庄军,卢武强,赖华东.
旅游社区经济发展初步探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5):17-22.
被引量:7
6
黄定华.
论席勒的悲剧观[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66-69.
被引量:3
7
刘丹萍,保继刚.
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自我认同——西方学界关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之透视[J]
.旅游学刊,2006,21(4):88-93.
被引量:83
8
李经龙,郑淑婧.
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12.
被引量:48
9
匡林.
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J]
.南开经济研究,1997(2):56-60.
被引量:34
10
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引证文献
8
1
黄玉理,黄英.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的感知与态度调查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340-343.
2
熊欣.
黑色旅游与心理关系探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96-98.
被引量:2
3
黄玉理,马丽,杨寒,谢兴帅.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192-195.
被引量:3
4
谢彦君,孙佼佼,卫银栋.
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J]
.旅游学刊,2015,30(3):86-94.
被引量:48
5
张强,代合治.
国内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3):99-103.
6
谢彦君,孙佼佼.
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验[J]
.财经问题研究,2016(3):116-122.
被引量:17
7
李剑.
中国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
.陇东学院学报,2017,28(3):126-134.
被引量:5
8
李慧新.
黑色旅游利益相关者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2X):213-21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钱周伟.
新时代青年黑色旅游的价值内化及责任生成[J]
.社会科学家,2022(6):62-68.
被引量:1
2
王金伟,李冰洁.
恐惧景观地旅游中的主客凝视行为研究——以北京朝内81号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5):130-148.
被引量:12
3
沈彩云,王恩旭,刘俊,吴荻,郑静静.
民族认同感越强烈的旅游者越愿意重游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4):83-95.
被引量:18
4
黄玉理,马丽,杨寒,谢兴帅.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192-195.
被引量:3
5
王晶晶,李泽锋,于党政.
洪江古商城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J]
.北方经贸,2015(1):167-168.
被引量:2
6
谢彦君,孙佼佼,卫银栋.
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J]
.旅游学刊,2015,30(3):86-94.
被引量:48
7
张强,代合治.
国内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3):99-103.
8
郑耀星,张秦,曾祥辉.
黑色旅游利益关联与发展本质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6):14-18.
被引量:1
9
张高军,吴晋峰.
再论旅游愉悦性:反思与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50-56.
被引量:11
10
谢彦君,孙佼佼.
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验[J]
.财经问题研究,2016(3):116-122.
被引量:17
1
胡传东,罗仕伟,齐晓波.
论黑色旅游开发[J]
.特区经济,2007(8):191-192.
被引量:27
2
胥桂凤,黄远水.
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9):58-61.
被引量:2
3
赵飞.
汶川黑色旅游开发案例分析[J]
.当代旅游(中旬刊),2012(1):87-88.
4
黄玉理,马丽,杨寒,谢兴帅.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192-195.
被引量:3
5
李晓芳,郑国璋.
山西黑色旅游的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J]
.沧桑,2014(5):111-114.
被引量:3
6
王高(摘).
技术领先不等于品牌优势[J]
.企业技术进步,2005(10):41-41.
7
吕植.
生态旅游不是乌托邦[J]
.华夏地理,2007(12).
被引量:1
8
谭舒月.
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概述[J]
.知识经济,2013(17):96-97.
9
孙金龙,徐峰.
四川地震灾区“黑色旅游”开发之探讨[J]
.经济论坛,2009(10):83-85.
被引量:5
10
王璐.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黑色旅游开发——以哈尔滨731为例[J]
.商业经济,2017(3):91-9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