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镇江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以运河文化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充分发挥镇江的文化优势,开发镇江文化产业资源,打造镇江旅游文化品牌,对拥有得天独厚历史文化优势的镇江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以镇江运河文化为例,对运河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镇江运河文化的开发利用对策。
作者
陈潜志
机构地区
江苏镇江广播电视总台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9期89-90,共2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关键词
镇江
文化产业
运河
开发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张大华.镇江文化旅游[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
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镇江市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3
高曾伟.
镇江地域文化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1):13-1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叶文宪.
吴地文化发展概述[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3):48-53.
被引量:1
2
杨善群.
评吴国始建地的几种说法[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3):54-60.
被引量:1
3
郑为人.
京江画派与京口隐逸文化[J]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3):17-20.
被引量:2
4
徐苏.
论京口文化的特质[J]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4):11-14.
被引量:5
5
裴伟.
也谈京口文化[J]
.镇江高专学报,2001,14(1):28-31.
被引量:1
6
唐成海.
镇江区域文化与镇江精神研究概要[J]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1):3-1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4
1
高曾伟.
镇江南山地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J]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1):29-32.
被引量:4
2
张利华.
挖掘地域文化 打造镇江旅游文化品牌[J]
.价格月刊,2009(7):44-47.
被引量:2
3
张利华.
京口文化与镇江旅游业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40-142.
被引量:4
4
王晓斐.
试析城市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J]
.特区经济,2010(3):157-158.
被引量:5
5
于萍.
镇江发展节庆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4-59.
被引量:5
6
赵学政.
繁荣衡水地域文化,携手冀州,共同打造“古冀州”文化圈[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299-299.
7
毛倩.
构建地方文化数据库的实践探索[J]
.图书馆学刊,2013,35(7):32-34.
被引量:2
8
薛龙和.
童琮——中国近代新式回民教育的先驱[J]
.回族研究,2013(4):60-66.
被引量:3
9
高小威,朱庆伟.
清代名医王九峰名、字及门人考[J]
.中医药文化,2014,9(2):39-40.
被引量:4
10
李秋菊.
社会新闻的艺术呈现——清末民初社会新闻类时调论略[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3):361-365.
同被引文献
8
1
吴建华.
杭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9-12.
被引量:10
2
黄洁.
山东运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61-62.
被引量:6
3
唐宇,邓逸遒,沈杰,顾骏,刘霞霞.
镇江市运河沿岸文化风景旅游带开发与规划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3-93.
被引量:2
4
翟冬平.
江苏镇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2):110-111.
被引量:5
5
李永乐,杜文娟.
申遗视野下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旅游开发——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J]
.中国名城,2011(10):42-45.
被引量:37
6
经宽蓉.
镇江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4):106-107.
被引量:1
7
贺云翱.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样板[J]
.群众,2017(19):65-66.
被引量:13
8
周烨,赵丽漫,邹芮,廖莹,侯利舟.
基于“齿轮效应”的杭州运河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
.智能城市,2018,4(17):7-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居敏.
苏南段大运河文旅产业开发现状与策略研究[J]
.文化产业,2021(27):142-144.
被引量:4
2
黄蔓菁,柳佳欣,蔡天炜,陈秋韵,梁涛.
镇江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4):136-1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武生.
大运河无锡段非遗主题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9):34-36.
被引量:2
2
高梅.
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产业发展研究[J]
.北方经贸,2022(12):140-142.
3
曹晋.
运河文化融入苏南城市文旅品牌塑造路径研究[J]
.艺术百家,2023,39(6):28-32.
被引量:6
4
朱群芳,杨雨昕.
以文旅融合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流通供应链完善的策略研究——以京津冀运河段为例[J]
.供应链管理,2024,5(3):79-96.
被引量:2
5
贺琳,钱雨心,陈晓洋.
运河文化视角下镇扬汽渡镇江站周边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
.河北画报,2024(16):27-29.
1
张爱儒.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8):124-125.
被引量:1
2
郭荣朝.
南漳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国土开发与整治,2001,11(2):50-54.
3
吴郭泉,唐善茂,王艳,兰京文.
防城港市滨海旅游开发研究[J]
.经济地理,2004,24(3):430-432.
被引量:11
4
张馨友.
内蒙古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觉营销及推广研究——以西线成陵响沙湾游为例[J]
.芒种,2015(10):121-122.
被引量:1
5
牛君仪.
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南方论刊,2014(8):33-34.
被引量:4
6
田建平.
张家界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
.党政干部论坛,2007(S2):170-171.
7
郑伯红.
邵阳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与开发[J]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13(4):182-184.
被引量:2
8
赵建民.
中国孔府菜经营现状与市场发展定位的新考量[J]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2(1):11-17.
9
中国人民银行依兰县支行课题组.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开辟旅游强县之路——对依兰县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探索与建议[J]
.黑龙江金融,2011(6):61-63.
10
许刚,金前文.
开封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J]
.北方经贸,2001(11):50-52.
被引量:2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