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后现代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破坏人们公认的思维方式、经验方式和审美惯性。后现代性所倡导的平等原则.边缘化立场,对差异、个性的尊重,对权威的否定等特征明显地影响到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大学新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能促进大学新生的发展。克服其认识的偏差。本文分析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大学新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作者
毛青松
机构地区
孝感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关系
问题
原因
措施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9
1
张克俭,傅祖浩,程世海,戴庆国.
高校开设《人际关系学》课程是适应社会的需要[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3):6-9.
被引量:1
2
袁楠,黄晓武.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究[J]
.网络财富,2009(10):16-17.
被引量:5
3
唐小青.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2009(11):44-44.
被引量:8
4
邝红妹.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问题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76-177.
被引量:3
5
马慧,徐静英.
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43-144.
被引量:7
6
刘娜,王秀阁.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18-21.
被引量:12
7
马彦君.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J]
.天中学刊,1997,12(3):105-106.
被引量:3
8
贺兴利.
以立体思维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3):115-119.
被引量:1
9
陈学雷.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J]
.教育探索,2009(5):104-10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杨军,黄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学术论坛,2008,31(2):199-202.
被引量:21
2
沈履平.
论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和健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4):50-51.
被引量:6
3
欧阳新.
谈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2008(2):39-39.
被引量:4
4
乐国安,崔芳.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
.心理科学,1996,19(4):240-242.
被引量:74
5
洪磊.
浅析大学新生心理不适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6(23):86-87.
被引量:2
6
王玉.
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被引量:22
7
[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著.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07-308.
8
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组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36.
9
[美]戴尔·卡耐基著.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5.
10
[美]金拉克.与你在巅峰相会[M].新华出版社,2005.88.
共引文献
35
1
王依然,赵晗玥,李舒怡,武大伟,刘彦君,于千.
医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探索与应对策略[J]
.心理月刊,2023(24):72-74.
被引量:4
2
潘虹.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2010,25(6):107-108.
被引量:2
3
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
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88-90.
被引量:3
4
李金峰.
河口区义和镇双孢菇栽植模式及效益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0(1):17-17.
5
余瑞玲.
南阳理工学院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1):74-77.
被引量:1
6
刘帮胜.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26):53-55.
被引量:2
7
陈合,储璧倩,顾珺,郑亚昀.
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0(18):204-205.
被引量:1
8
杨忠生.
浅谈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7):242-242.
9
唐雪松,张奎.
论大学生的交际心理与成功就业[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3):72-76.
10
刘学伶,白仲航,张慧敏,田丽萍.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试与改善[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7):77-7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3
1
闫官英.
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探析[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3(1):26-29.
被引量:9
2
蒋雪岩.
大学,应主动做好与中学人才培养的对接[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40-42.
被引量:1
3
刘春腊,申秀英,徐美,刘沛林.
大、中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63-168.
被引量:13
4
陈慧敏.
从中学教育解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
.科技信息,2007(23):7-8.
被引量:13
5
方平.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6
王雁,于涛.
加强高校新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50-251.
被引量:6
7
廖宇婧.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77-79.
被引量:6
8
吴文龙,陈小娟.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87-188.
被引量:11
9
滕安国,刘安军.
浅谈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轻工教育,2011,14(4):42-44.
被引量:4
10
盖丽娜,彭亚宁,刘颖超.
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微[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4(2):71-7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刘阳.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处理策略[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30(3):61-64.
2
寇嘉,康壮壮.
浅谈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0):121-122.
被引量:6
3
徐敏.
对大学新生进行“断奶教育”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下),2011,0(12):77-7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琴,陆光华,李颖,杨汉培.
基于教学经验浅谈如何上好大学化学第一节课[J]
.广州化工,2018,46(24):174-176.
2
任红威,张金锋,苏昭桂,孙忠强.
OBE理念下气相色谱原理教学设计[J]
.广州化工,2020,48(12):144-146.
3
杨仲禹,韩晓琪,关亚楠,段二红.
基于OBE理念的热分析原理实验教学设计[J]
.科技风,2022(3):124-126.
4
张财志,蔡浪,雷钢,李函锦,李佳承,周斌,郑州.
高校科学营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探索[J]
.高教学刊,2024,10(25):156-160.
被引量:2
5
段晓婧.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J]
.农家参谋,2017(19):91-91.
被引量:1
6
李春梅,蒋浩然.
Differences Comparison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J]
.青春岁月,2019(1):103-103.
1
通信技术:面对融合业务需求 务实推动网络演进[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14(2):8-8.
2
王巍.
TMN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电信科学,2005,21(4):70-71.
被引量:1
3
张家轶.
中国VoIP的开放管制应采取功能平等原则[J]
.世界电信,2007,20(5):67-68.
4
后现代主义的智能影音——简评步步高本色138家庭影院[J]
.家电大视野,2004(11):90-90.
5
康志龙,辛国锋,陈国鹰,谢红云.
现代光电子的发展现状、特征和趋势[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4(5):1-7.
被引量:5
6
周苍.
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1):165-165.
被引量:1
7
郝明.
基于数据链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研究[J]
.现代导航,2011(1):47-52.
被引量:1
8
谢泽明.
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十一) “数字共产主义”对社会变革的影响[J]
.中国信息界,2004(4):14-17.
9
张家轶.
VoIP开放力求功能平等[J]
.中国电信业,2007(5):34-35.
10
毕丹宏.
GSM网络结构调整探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4,27(5):44-47.
文教资料
2010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