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危机时代我国评级业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作者 刘晓芬
出处 《征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Credit Reference
作者简介 刘晓芬(1976-),女,福建莆田人,经济师,金融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征信管理理论及实务。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

  •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与范式改变[A].载于吴敬琏主编.比较第四辑[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 3[美]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