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并对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作者
陈小萍
机构地区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2期202-204,共3页
基金
咸阳师范学院2009年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0902007)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原因
途径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孔晓东,吴学思.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44-45.
被引量:15
2
黄姗,陈小萍.
当代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途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1-123.
被引量:6
3
单常艳,王俊光.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9):54-56.
被引量:27
4
任丽平.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93-96.
被引量:20
5
黄志强,石青林.
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57-64.
被引量:9
6
程刚.
魅力与困惑:心理学本土化追求的两难处境[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5):76-79.
被引量:11
7
缪榕楠.
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68-71.
被引量:12
8
单振生.
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2):69-72.
被引量:6
9
董佳男.
大学生命教育探析[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9,12(S2):39-3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程红艳,童仕兵.
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7(1):11-13.
被引量:20
2
杨鑫辉.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探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0-55.
被引量:28
3
杨跃.
论心理测量学的本土化方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64-68.
被引量:4
4
葛鲁嘉.
中国本土的传统形态心理学与本土化的科学形态心理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94(2):68-73.
被引量:24
5
李将镐.
对东方心理咨询的模式的探索[J]
.心理科学,1996,19(3):180-182.
被引量:13
6
高锦泉.
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11.
被引量:35
7
汪凤炎,郑红.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目的、涵义与做法[J]
.心理科学,2001,24(2):244-244.
被引量:9
8
曹鸣岐.
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176-178.
被引量:17
9
肖红娟.
海峡两岸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之比较[J]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1):90-93.
被引量:3
10
冯维,郑敏,李辉.
论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J]
.教育探索,2005(6):112-11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95
1
马翠萍,茄学萍.
论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81-82.
被引量:1
2
姚斯亮.
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一点思考[J]
.科技资讯,2007,5(7):179-180.
被引量:1
3
赵爽.
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6):85-87.
4
王佳权,丁红燕.
谈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7-18.
被引量:1
5
张美云.
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6(4):13-16.
被引量:44
6
马甜语,孟维杰.
本土心理学:理解“心理”的别样视角——本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超越[J]
.理论探讨,2006(3):57-59.
被引量:6
7
梅松丽.
浅析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走向[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66-67.
8
黄姗,陈小萍.
当代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途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1-123.
被引量:6
9
孟维杰.
心理学文化品性分析:心理学性质重新解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1):119-123.
10
廖景榕.
生命关怀:高校德育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选择[J]
.三明学院学报,2006,23(3):343-346.
1
巴文娟.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J]
.科教导刊,2016(11X):80-81.
被引量:6
2
李亚娟.
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5):118-119.
3
李曦.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思[J]
.青年时代,2015,0(22):169-169.
4
张玉娜.
各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1):59-59.
被引量:1
5
柏丽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学术版),2011(8):80-81.
被引量:4
6
王晓琦,刘传雷,赵鹏.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5):199-199.
7
黄修明.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2016(5):156-157.
被引量:1
8
李建军.
生涯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设计与实施[J]
.教育观察,2016,5(5X):136-139.
被引量:2
9
韩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
.教育探索,2009(12):121-122.
被引量:32
10
李双.
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48-49.
被引量:3
文教资料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