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昆虫性诱剂监测小菜蛾虫情初探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昆虫性诱剂对虫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性诱剂诱到的成虫出现高峰期与田间虫情发生实际相符。通过系统的诱捕监测,摸清了小菜蛾在武鸣县的主要发生为害时期,为及时有效地防治小菜蛾提供准确的情报,可在测报上推广应用。
作者
陆清妹
颜文好
潘文勤
陆荣芬
潘翠花
机构地区
广西武鸣县植保站
武鸣县双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武鸣县城厢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广西植保》
2009年第B12期36-39,共4页
Guangxi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昆虫
性诱剂
监测
小菜蛾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陆清妹(1966~),女,广西武鸣县人,农艺师,学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难雄,李明远.
小菜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
.中国蔬菜,2005(7):55-56.
被引量:13
2
文德华.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菜蛾试验调查初报.广西植保,2009,22(12):43-45.
3
许国庆,蔡忠杰,刘培斌.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J]
.昆虫知识,2008,45(3):357-361.
被引量:20
4
钟平生.
性诱剂对小菜蛾种群的诱捕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6):23-26.
被引量:3
5
闫艳春,乔传令,钱传范.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1997,34(5):310-314.
被引量:61
6
张利娟,李强.
用性诱剂监测与防治小菜蛾技术初探[J]
.现代园艺,2008,31(11):31-31.
被引量:2
7
吴英杰,刘金龙.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8):60-62.
被引量:24
8
王凯学,黄庆文,陈斌艳,何燕,黎美坤.
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杀雄蛾技术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2):22-23.
被引量:7
9
陆清妹,颜文好,潘文勤,陆荣芬,潘翠花.
性诱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初报[J]
.广西植保,2009,22(B12):43-45.
被引量:1
10
郑丽娇,郑朝荣,刘宝才,季秀荣.
小菜蛾性诱剂筛选试验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42-1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谢良清,汪恩国.
小菜蛾不同性诱剂性诱监测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50-151.
被引量:3
2
张茂明,张春峰,顾鑫,杨晓贺,高雪冬,姚亮亮,赵海红,丁俊杰.
利用水盘式性信息素诱引器捕获小菜蛾试验[J]
.现代化农业,2020(9):2-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福才,胡其靖,江解增,顾爱祥,任佳,杨爱民,邵久之.
温度、湿度和覆土对小菜蛾羽化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1621-1625.
被引量:4
2
任典东,汪恩国,王永才,余山红.
浙江台州西兰花小菜蛾种群数量运动规律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3,33(4):35-37.
被引量:1
3
潘伟,汪恩国,王永才.
临海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7):827-829.
被引量:1
1
张春艳.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115-115.
被引量:2
2
品云生.
水稻插秧期的化学除草[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9(4):17-17.
3
申国正.
稻瘟病症状及防治对策[J]
.农产品市场,2005(31):45-45.
4
郭连茹,乔秀荣.
国槐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2015(8):31-32.
被引量:1
5
杨晓辉,周云峰.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J]
.农村科学实验,2010(6):10-10.
被引量:1
6
谭俊源.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J]
.农家之友,2007(01S):34-35.
7
郑明章,李威.
黔东南州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J]
.植物医生,2011,24(2):44-45.
8
金钟吉,李瑞福.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0(8):87-87.
9
黄圣翠,余瑞华,陈江城,韩玉江,余春艳.
2006年枝江市稻飞虱特大发生为害特点及原因分析[J]
.湖北植保,2007(2):10-11.
10
刘振忠,徐梅,胡元清.
聚类分析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6,8(4):46-49.
被引量:2
广西植保
2009年 第B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