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构农民的实践空间的实证研究——基于山西柳村农民协会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农村建设应是以农民为主体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柳村农民协会协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所做的自我选择和制度创新,农民通过自己的组织探索,重构了自主发展的经济发展的实践空间、政治发展的实践空间、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空间。
作者
赵晓荣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3,共5页
Socialism Studies
关键词
农民组织
新农村建设
实践空间
重构
分类号
D663.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作者简介
赵晓荣,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沈阳师范大学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3
季明.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3):27-30.
被引量:2
4
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载《人民日报》,2005-10-31.
5
林毅失.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简报,1999,(7).
6
马晓河.
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J]
.决策,2006(1):50-51.
被引量:21
7
高启杰、蔡志强、张海森.《发挥农民组织在保护农民权益中的作用:兼论新一代合作社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载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农民权益保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8
叶涯剑.
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6(1):68-70.
被引量:44
9
[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60页.
10
[美]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页.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摘要)[J]
.河北农业科技,2006(4):33-34.
被引量:19
2
(美)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 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4
(英)安东尼·吉登斯 李康 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三联书店,1998..
5
(法)皮埃尔·布迪厄 蒋梓骅译.实践感[M].译林出版杜,2003年..
6
(法)埃米尔·涂尔干 渠东 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8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edited by J. Urry & D. Gregory Basingstroke,Hampshire :Macmillan, 1985.
9
Henri, L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 - Smith,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Blaekwell, 1991.
10
Problems of space and time, edited by J. J, C. Smart, New York: Macmillan, 1964.
共引文献
91
1
李娟.
城市社区学习空间组构与意义生成:基于上海的多个案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2):76-138.
2
徐祥运,岳宗旭.
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24-30.
被引量:2
3
郑中华.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路径浅析[J]
.乡镇经济,2007,23(1):24-27.
被引量:1
4
郑中华.
关于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6-7.
被引量:1
5
陈昭玖,周波,唐卫东,苏昌平.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2):72-77.
被引量:71
6
郭杰忠,黎康.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217-225.
被引量:40
7
张贡生.
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选择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61-66.
被引量:5
8
李亚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J]
.世纪桥,2007(2):27-28.
9
李茜,毕如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想做的事情——基于山西省西北四县农民的调查[J]
.山西农经,2007(1):52-55.
10
李茜,毕如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09-51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
1
杨雪冬.
乡镇和村:当代中国农村民主建设中的博弈[J]
.天津社会科学,1999(4):69-74.
被引量:12
2
马宝成.
乡村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2):41-47.
被引量:35
3
杜吟棠.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
.中国农村观察,2005(3):9-18.
被引量:84
4
李强彬.
乡村“能人”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J]
.经济体制改革,2006(5):89-92.
被引量:25
5
张卫华.
和谐社会之本:善治与公民社会——专访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教授[J]
.经济,2007(3):22-25.
被引量:6
6
张晓忠,杨嵘均.
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133-136.
被引量:28
7
肖勇,龚晓,伍晓雪.
“多元”对“一元”的否定: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及其构建[J]
.社会科学研究,2009(3):93-98.
被引量:16
8
商意盈,李亚彪,庞瑞.
富人治村值得关注[J]
.农产品市场,2009(45):7-9.
被引量:1
9
高宝琴.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
.齐鲁学刊,2010(2):96-100.
被引量:22
10
王维国,周小华.
基层群众自治建设探析——北京市各级人大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建设的几点建议[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6):46-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陈晓莉.
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J]
.理论与改革,2011(3):139-142.
被引量:17
2
覃雪梅,付蓓.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换与实现途径[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7):43-45.
被引量:7
3
郭明.
引领、关联与回归:新时代农民组织化的实践机制——清远市下迳村个案研究[J]
.地方治理研究,2020(3):38-4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吴雄周.
农户韧性能力促进高质量防贫的内在机制和实现路径[J]
.求索,2021(4):117-124.
被引量:19
2
赵兴胜.
现代性与乡村传统文化的未来[J]
.学术前沿,2013(6):88-94.
被引量:2
3
曹军辉,石本惠,刘富胜.
民生视野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2011(6):49-52.
被引量:1
4
刘绍卫.
转型时期农村党组织的功能转换困境及对策[J]
.甘肃理论学刊,2012(1):59-63.
被引量:4
5
夏朝丰.
村务管理中的村级党组织核心职能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3):63-67.
被引量:2
6
章春苗,张莹莹,杨松.
港口腹地结构研究——以宁波港为例[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107-111.
7
韩小凤.
从一元到多元:建国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4(3):53-57.
被引量:37
8
王菲.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65-71.
被引量:7
9
杜飞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J]
.经济师,2017(11):19-20.
10
刘柳,李毅弘.
农村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研究述评[J]
.领导科学,2016,0(20):24-27.
被引量:3
1
黄波.
保持党的先进性要做到“五个落实”[J]
.决策导刊,2005(6):14-16.
2
姜大明.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创造性地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组织工作[J]
.党员干部之友,2003,0(2):6-7.
3
丁傲然.
把握规律性 保持先进性——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考[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1):56-58.
4
张崇礼.
略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J]
.科学社会主义,2003(5):38-40.
被引量:1
5
陶和平.
关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点思考[J]
.地方政府管理,2000(10):41-42.
6
宁杰,马倩.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
.行政法学研究,2009(3):98-103.
被引量:8
7
王西亚.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抓住四种空间[J]
.黑河学刊,2015(10):115-116.
8
王西亚.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抓住四种空间[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8-70 86.
9
吴波,魏荣.
有守有为:高扬理想信仰的旗帜[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9):27-28.
10
卜晓虹.
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J]
.广东法学,2009(6):33-45.
社会主义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