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水平转型过渡已成世界医学发展趋势,实质是生物医学范围由单一生理疾病扩大到精神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与社会问题,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范围横向或水平性扩展。同时,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战略升级,实质是生物医学模式由平面性生理疾病升级为立体性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纵向或垂直性结构分化。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已成重大社会问题,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中处于战略地位,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精神心理健康角度,简要论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金
笔者承担的卫生部<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博士,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卫生与卫生外交、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公共财政与卫生财政学、宏观卫生政策与健康照顾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学社会学、医院管理与NGO研究、宗教社会服务政策与教会社会工作等;
严俊,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精神健康处处长;
孔灵芝,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