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喻建兵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
出处
《中医研究》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5CB523308)
关键词
心律失常/针刺
综述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14
1
王建文,魏鑫,李军(指导).
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理论探讨[J]
.山西中医,2008,24(1):27-29.
被引量:7
2
林传骧.
对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雏议[J]
.中华内科杂志,1992,31(10):597-598.
被引量:4
3
张馨兰,张福云,韩凤娟.
穴位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J]
.中国针灸,1996,16(6):12-12.
被引量:22
4
张小卿,郑利岩,陈颖,曹震,岳志军.
针刺对实验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945-946.
被引量:10
5
苗文方,郭义,张艳军,徐汤革,张春煦.
曲泽穴处Ca^(2+)浓度的变化对针刺内关治疗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效应的影响[J]
.天津中医,1993,10(3):40-41.
被引量:3
6
田岳凤.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O及NOS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150-151.
被引量:9
7
张林雪,陈刚,余涓,关新民.
电针刺激穴位对大鼠心脏室颤阈值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2,17(1):33-35.
被引量:7
8
杜毅,胡婷婷.
针刺内关穴治疗心律失常探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109-109.
被引量:21
9
曹建萍.
近10年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针灸,2001,21(1):57-60.
被引量:30
10
罗勇,黄仲荪.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性研究[J]
.针刺研究,1997,22(1):110-112.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91
1
李群,陶之理.
星状神经节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定位及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J]
.解剖学报,1985(4):399-405.
被引量:7
2
张万仁,马锡撙,李玉枝,申遂月,孙三友.
贴敷治疗冠心病116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1992,8(6):26-27.
被引量:2
3
黄德嘉.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2002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北美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指南导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925-927.
被引量:6
4
李澎.
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1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800-800.
被引量:1
5
徐俊华,施苗吾,胡丽霞.
针刺合谷穴治疗心绞痛初探[J]
.上海针灸杂志,1993,12(3):101-101.
被引量:4
6
王凤华,杨玉梅,徐继辉,覃建民,应康,张长在.
广枣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对乌头碱所致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20(4):263-264.
被引量:4
7
陈少宗.
针刺间使穴、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影响的比较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1994,10(6):30-32.
被引量:13
8
韩友栋,乔进,董默勋.
徐疾补泻手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5,15(5):26-28.
被引量:11
9
程宝安.
耳穴治疗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1995,15(2):17-18.
被引量:9
10
罗利,芦绍强,刘新桥,仝桂兰,韩艾.
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1995,15(4):7-1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48
1
马贤骥,何文锦,祁志峰,彭杰.
浅析耳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概况[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3):171-173.
2
冯庚.
心搏骤停系列讲座——可能导致心搏骤停的其他器质性心脏病[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85-2286.
3
王玉敏,高俊虹,喻晓春,王世兴,王洪新.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针刺对脑缺血大鼠治疗作用的观察[J]
.针刺研究,2009,34(1):9-12.
被引量:2
4
陈采益,徐斌.
近15年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46-48.
被引量:14
5
谷雨,崔荣秀,陈以国.
环核苷酸在针灸疗法中作用机理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11):69-70.
6
孙国超,孙伊平.
内关穴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文献综述[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80-2781.
被引量:12
7
王霭平,潘怡静.
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615-616.
被引量:14
8
李晓燕,万启南.
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研究概况[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53-56.
9
王述菊,吴绪平,王华,陈泽斌,王亚文,张红星.
室旁核及延髓腹外侧区在电针内关穴对家兔缺血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影响中的作用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3):3-6.
被引量:5
10
王华,吴绪平,王述菊,王亚文,陈泽斌.
延髓腹外侧区在电针内关穴抗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49-15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43
1
陈采益,徐斌.
近15年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46-48.
被引量:14
2
刘强,倪飞珍,毛威.
房颤的中医诊治进展[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622-623.
被引量:7
3
李定格,李桂舫,黄嫣,姬广臣.
氯化钡诱发家兔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J]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9(1):79-85.
被引量:7
4
刘长林.
针刺治疗复发性阵发性心房纤颤31例[J]
.中国针灸,2005,25(1):34-34.
被引量:4
5
郑海兴.
针刺治疗76例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5):38-38.
被引量:8
6
罗利,芦绍强,刘新桥,仝桂兰,韩艾.
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1995,15(4):7-10.
被引量:12
7
曾士元.
心脑共主神明新诠对中医脑病学的意义[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3):3-5.
被引量:8
8
董善京.
针刺内关穴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6):69-70.
被引量:14
9
寇子祥,赵英强,熊航.
老年人房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52-53.
被引量:4
10
许宏珂,张月峰.
针刺与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疗效比较[J]
.中国针灸,2007,27(2):96-98.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0
1
沙碧源,张丽荣,陈鸿.
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997-997.
2
黎滔,胡志华.
针灸内关对心房颤动复律的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9):71-72.
被引量:12
3
吴洪阳,白吉阳,王华,吴绪平.
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6-8.
被引量:4
4
李顺妹,张永树.
36例房颤患者针灸治疗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3,35(2):180-180.
被引量:9
5
何素娟,夏云,吕梓瑜,温骏,娄必丹,章薇.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即刻效应的影响[J]
.新中医,2016,48(5):43-45.
被引量:13
6
张小艳,熊鹏,樊亚崑,胡勤辉,赖强华,王招玲.
针灸内关、灵道及曲泽穴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16-18.
被引量:7
7
张永焕,周胜红.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10):131-133.
被引量:6
8
钟霞,焦华琛,李运伦,赵天恩,张辛欣,高金超.
针刺干预心病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3):560-564.
被引量:7
9
彭猛,董庆童.
董庆童从因郁致病论治胆囊切除术后失眠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4):75-77.
10
姜逍洋,张永臣.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13):113-116.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郑慧阳,杨东烨,申俊,孟晓萍.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J]
.慢性病学杂志,2020(7):959-960.
被引量:1
2
马贤骥,何文锦,祁志峰,彭杰.
浅析耳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概况[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3):171-173.
3
沈金龙.
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5):77-78.
被引量:5
4
阳蓉辉,代启彬,赖丽云,王伟,淳祖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早二联律[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1):24-25.
5
康钊.
慢性房颤并发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4):64-65.
6
马福国,张彦平,陈怀龙,孙立新,王明山.
电针内关穴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5,35(7):707-710.
被引量:13
7
张高峰,昌艳艳,李重阳,高业,蔺瑶峰.
炎性因子HSP27和CRP在房颤患者应激反应中的临床意义[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200-203.
被引量:2
8
田晓婕,顾宁.
心房颤动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7):1342-1344.
被引量:9
9
吴丹丹,陈瑜,张腾.
心房颤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6,33(5):108-110.
被引量:8
10
徐伟伟,孟宪军,朱安宁,王昱,倮伍有姑莫,匡子芳.
闽南针灸名家张永树先生的针灸学术特色[J]
.中国针灸,2017,37(1):72-74.
被引量:1
1
訾勇,李忠业.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验案3则[J]
.国医论坛,2005,20(6):7-8.
被引量:1
2
王彩虹.
冲脉的起源部位辨析[J]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8):9-10.
3
鲍霞,张会平.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3):235-238.
被引量:2
4
杨满菊,李琛琛.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8,23(3).
5
任海建.
君安宁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9):37-38.
6
陈云明.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律失常52例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14-1115.
被引量:6
7
牟鑫.
中医药治疗的心律失常的特色及优势[J]
.健康必读(下),2011(10):317-317.
8
施慧,龙子江,王靓.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及实验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09,13(1):95-97.
被引量:9
9
柯珂,纪文岩.
从大气下陷论治心律失常举隅[J]
.山东中医杂志,2015,34(4):305-306.
被引量:8
10
毕云,何红.
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1):24-26.
中医研究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