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组织原则、成员权利与义务与利益分配方式等,可以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概括为互惠型、再分配型和市场型三种模式,它们对保持合作的持续性和凝聚农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合作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绩效会产生不同结果,从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维持和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互惠型合作是农民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而再分配型和市场型合作则为农民合作组织建立普遍性的合作关系提供可能。
作者
李姿姿
机构地区
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互惠型
再分配型
市场型
分类号
F321.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3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仝志辉,贺雪峰.
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J]
.中国社会科学,2002(1):158-167.
被引量:358
2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王红艳.《农民合作组织:一个社会关系视角的分析--以北京市H村鸭梨基地合作社为例》,载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9月22日,第73-79页.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页.
3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A]..《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4
赵秀玲.《中国乡里村度》第1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5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经济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6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在想曲》第2章.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7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
8
樊平.《村落公共权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社会学家的视野:中国社会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9
吴毅.
村治中的政治人──一个村庄村民公共参与和公共意识的分析[J]
.战略与管理,1998(1):96-102.
被引量:84
共引文献
373
1
郭亮,吴采萱(校译).
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157-221.
2
秦海燕,刘娜娜(校译).
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以皖中DG村“老板”村干部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101-156.
3
谢建社,牛潇蒙(校译).
乡村权力多元与乡土秩序重构——以赣西村宗族权力与政府权力冲突互动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53-100.
被引量:1
4
王小华,韩林松,温涛.
惠农贷的精英俘获及其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21(3):106-127.
被引量:49
5
王清如.
优秀家风家训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互进研究[J]
.乡村论丛,2021(5):23-30.
被引量:1
6
刘镜妍,吴春宝.
近30年来我国村民自治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青藏高原论坛,2021,9(3):22-31.
7
胡梦珠,时玥.
建党百年中国村治问题研究的进路与转向[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6-11.
8
杨婵,贺小刚,王博霖.
精英身份与农民创业:趋名还是逐利?[J]
.南方经济,2021(4):69-85.
被引量:7
9
李亚娟,罗雯婷,王靓,张祥.
赋权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精英权力流动研究[J]
.旅游学刊,2021,36(3):83-94.
被引量:10
10
罗兴佐.
在野之学:“华中乡土派”的研究方法[J]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2):183-1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9
1
黄祖辉.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
.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7.
被引量:138
2
李燕萍,涂乙冬.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一个二维度整合模型[J]
.理论月刊,2009(5):172-175.
被引量:14
3
何国长.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J]
.社科纵横,2006,21(7):95-97.
被引量:2
4
苑鹏.
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1(6):63-73.
被引量:299
5
姜长云.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开发研究,2005(3):17-20.
被引量:13
6
孔祥智,郭艳芹.
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54-59.
被引量:118
7
郭红东.
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2):36-42.
被引量:80
8
应瑞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路径——以江苏省泰兴市七贤家禽产销合作社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6(6):18-23.
被引量:50
9
赵慧峰,刘秀娟,张桂春.
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分类及其特征[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67-70.
被引量:1
10
陈冲.
农民参与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2007(6):122-12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6
1
郝换换,刘子刚,陶佩君.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视角与方法的突破创新[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189-192.
2
张熠.
加快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国情国力,2011(12):32-34.
3
胡佳.
互惠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光坡镇X海产品养殖协会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6):38-42.
被引量:1
4
党婕.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优化选择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62-65.
5
李剑.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3(12):103-109.
被引量:3
6
肖同.
金乡县大蒜产业经营发展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5):90-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姜维军,柯晶琳.
农业发展政策对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5(8):120-122.
被引量:1
2
陈信德.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7):100-102.
被引量:1
3
徐琼.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技服务的目标模式[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2):126-126.
4
郝国强.
优序求助:互联网时代的乡村互助关系重构[J]
.思想战线,2020,46(2):92-100.
被引量:12
5
杨英志.
乡村振兴视角下金乡大蒜产业发展优化路径探究[J]
.广东蚕业,2024,58(1):104-106.
被引量:4
6
杨培泉,李晶.
乡村振兴战略下金乡大蒜电商发展的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2025,14(5):82-87.
1
谌亚明.
我国粮食企业走向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
.设计艺术研究,1999(2):137-137.
2
党国英.
两次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结果[J]
.人民论坛,2007(19):42-42.
3
吴秋月.
作业成本法在医药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
.经贸实践,2015,0(13):81-82.
被引量:3
4
苟妙,张维.
整合资源 推进转型[J]
.中国农垦,2013(6):69-70.
5
QC小组再创新高[J]
.纺织信息周刊,2004(26):12-12.
6
侯石安.
涵养农业 强壮基础——论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4):42-46.
被引量:1
7
陈雪,郑风田.
农业纵向一体化、利益分配方式与农户经营行为——对L龙头企业的个案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3(1):101-104.
被引量:4
8
蒋红辉.
浅议电力施工企业提高投标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J]
.广西电业,2007(10):35-37.
9
石丛珊,吴更生(摄影).
人人都应知道的平价卖场型品牌![J]
.健康女孩,2010(9):25-27.
10
杨华.
节能效益分配型合同能源管理在工程公司的借鉴应用[J]
.中国经贸,2014,0(12):182-183.
农业经济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