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 被引量:25

The Youth Movies in Mainland of China and Hong Kong,Taiwa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青春片成为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表达自我、反思人生的重要创作类型。由于成长环境与文化语境的不同,三地青年导演在书写青春时呈现出多元不羁的创作姿态,既有对青春母题的永恒怀恋,也有对成长蜕变的残酷揭示与温情描摹。同时,其电影语言的表达也是鲜明而多彩的,既有以时空交错来表述青春回忆,也有以虚构与纪实的交融来透视沧桑历史。无论这类书写是圆熟还是生涩,最终打动我们的却是他们在书写青春时共有的真挚和纯粹!
作者 钱春莲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0,共6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 项目批准号为07JC760009
作者简介 钱春莲,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06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 2陈旭光.《第六代再梳理理论探究》,引自银海网站2003年10月13日,http://www.filmsea.com.cn/focus/200310130028.html.
  • 3汪方华.《“第六代”导演长大成人》,《文艺报》2000年1月27日,第1版.
  • 4娱乐在线:彭浩翔、杜汶泽专访,上海生括时尚频道2006年2月17日播出.
  • 5[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 6张文伯.《彭浩翔:实验必须交给年轻人》,《新京报》2004年11月12日.
  • 7[日]二关隆美.《青年文化的问题》,《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纪要》第1卷,日本大阪出版社1975年版,第189-246页.
  • 8胡延凯.《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引自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 9岳淼,陈飞宝.台湾新生代电影导演[J].电影艺术,2004(4):80-84. 被引量:1
  • 10张靓蓓.《寻找电影中的台北》,《台北青少年的心灵空间》,台湾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版,第93页.

二级参考文献4

  • 1小野.《哇!怎么冒出了那么多的新导演》[J].长镜头,1988,:43-43.
  • 2小野.《哇!怎么冒出了那么多的新导演》[A]..《长镜头》[C].,1988年1月.第43页.
  • 3黄建业.《台湾电影是反映的荒诞乱象与新世代的文化虚无》[A]..《1998电影年鉴》[C].“国家电影资料馆”,1998年6月.第4页.
  • 4陈宝旭.《台湾电影与影展的互动关系》[N].《中时晚报》,1994年11月26日.

引证文献25

二级引证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