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核桃黑斑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陕西陇县核桃黑斑病时有发生,常造成核桃早期落叶,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笔者2009年对核桃产区的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50%-70%,果实受害率10%~20%,严重时5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现将其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果农参考。
作者
史爱霞
支小明
王春绪
赵小龙
机构地区
陕西省陇县农技中心
出处
《西北园艺(果树)》
2010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
黑斑病
核桃
原因
陕西陇县
早期落叶
受害率
含油量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76
1
刘建平,赵小梅.
核桃树综合丰产管理技术及推广应用[J]
.山西林业,2002(4):19-20.
被引量:1
2
李桂琴,郗荣庭.
核桃生理落果的解剖学观察[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63-69.
被引量:7
3
李仁敏.
核桃营养及药用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2004(12):26-27.
被引量:41
4
王晓燕,张志华,李月秋,赵花荣,赵悦平.
核桃品种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分析[J]
.营养学报,2004,26(6):499-501.
被引量:71
5
宋加录,张玉芹.
天水核桃常见病害的防治[J]
.中国林副特产,2005(3):57-58.
被引量:8
6
张辉,耿守东,艾克拜尔,古丽娜孜,胡瑞兰,冯作山.
外源乙烯对甜瓜采后贮运性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4):236-239.
被引量:6
7
高术国,苏萃军,鞠红波.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山西果树,1995(3):28-29.
被引量:1
8
王勇,郭永亮.
早实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北方果树,2005(5):34-34.
被引量:5
9
蔡连恩,秦天琳.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及防治[J]
.甘肃农业科技,2006,37(1):49-50.
被引量:4
10
李晓阳,刘亚东.
辽西地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林副特产,2006(1):18-1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1
1
侯宇,惠军涛,张培利,柳瑞余.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J]
.农技服务,2011,28(1):40-40.
被引量:10
2
孙阳.
不同药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93-94.
被引量:8
3
刘湘林,李平,李元振,薛华东,覃遵环.
核桃落花落果和种仁不饱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经济林研究,2012,30(3):124-126.
被引量:7
4
宫永红.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2012(6):1-4.
被引量:22
5
王兰,冯宏祖,支金虎,陈小飞,但红侠.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枣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34-135.
被引量:14
6
董贝,王建东,李月岺,尹向田,郭亚楠.
不同类型药剂对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96-197.
被引量:10
7
孙阳.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北方果树,2016(3):18-19.
被引量:2
8
罗小妹.
不同药剂防治早实核桃黑斑病田间试验[J]
.山西果树,2016(4):9-11.
被引量:2
9
王瀚,王让军,赵淑玲,卓平清,田凤鸣.
农药百菌清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6(14):119-121.
被引量:4
10
王瀚,王让军,赵淑玲,卓平清,田凤鸣,李志虎.
石硫合剂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37(3):53-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杨丹,李飞,黄大野,郑娇丽,王蓓蓓,曹春霞.
核桃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252-256.
被引量:1
2
李仙兰,王冬梅,张雁东,杨美荣,孔宁忠.
“漾早双”的品种特性及繁殖栽培技术要点[J]
.经济林研究,2013,31(2):157-159.
被引量:1
3
阳金华,罗智勇,邓学基,赵飞.
鄂西北核桃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初探[J]
.湖北林业科技,2014,43(2):32-34.
被引量:12
4
傅本重,邹路路,李美凤,邢献敏,杨瑞青,陈铭,朱洁倩.
核桃细菌性疫病菌的特性及其与核桃内生菌的竞争[J]
.中国南方果树,2019,48(1):89-93.
被引量:2
5
闫瑞坤,胡卫江,王海娥.
一种等离子水溶剂对骏枣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枣果质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4):125-126.
被引量:1
6
马荣,刘晓琳,梁英梅,闫军,陈宝军,赵景玲,张涛.
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182-189.
被引量:11
7
韩凤英,秦永梅,徐铮,王羽,王金全,杨向黎.
六种杀菌剂对枣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4):3451-3453.
8
董宁,冯宏祖,王兰,纪显洪,于丝丝.
防治红枣黑斑病杀菌剂的室内筛选[J]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9):1700-1706.
9
刘晓琳,梁英梅,游崇娟,马荣,赵景玲,潘明.
枣果黑斑病病菌对新疆不同枣树品种的致病性[J]
.植物保护,2015,41(5):183-187.
被引量:2
10
董贝,王建东,李月岺,尹向田,郭亚楠.
不同类型药剂对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96-197.
被引量:10
1
李海菊,郝新科,牛昉卿,安芳.
核桃黑斑病发生与防治[J]
.河北果树,2004(5):44-45.
被引量:5
2
李海菊,郝新科,牛昉卿,安芳.
核桃黑斑病发生与防治[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10):15-15.
被引量:2
3
李海菊,郝新科,牛窻卿,安芳.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果农之友,2004(4):51-51.
被引量:1
4
史爱霞,支小明,王春绪,赵小龙.
陇县核桃黑斑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3):118-119.
被引量:4
5
徐明举,吴秋,梁峰,裴广营.
鲁南山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J]
.果农之友,2009(6):33-33.
被引量:3
6
国慧,王军,杨振安.
低温冻害对陇县核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38-239.
被引量:4
7
赵小龙,杨秋萍,支小明.
“一喷三防”在陇县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68-169.
8
支小明,赵小龙,韩银堂,刘宝菊.
线辣椒炭疽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西北园艺(蔬菜),2010(1):46-47.
9
杨秋萍,支小明.
陇县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162-163.
被引量:1
10
赵全海,阎俊平.
大蒜—玉米—菠菜(芫荽)高效种植模式[J]
.西北园艺(蔬菜),2005(4):10-10.
被引量:1
西北园艺(果树)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