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棉花秸秆还田技术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棉花秸秆的利用途径、还田技术的概念及其推广使用现状,并总结了棉花秸秆还田的操作技术要点及推广价值。
作者
徐家忠
周靖
机构地区
安徽省固镇县刘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省固镇县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期152-153,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推广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徐家忠(1970-),男,安徽固镇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4
参考文献
4
1
庄月芹.
我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49-15750.
被引量:19
2
陈丽娟.
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9):132-132.
被引量:4
3
朱自学,刘天学.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21-7223.
被引量:23
4
陈太飞,张作跃.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6):135-13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王鹤章.
土壤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1995,26(4):29-30.
被引量:1
2
严新民.
秸秆还田应用与思考[J]
.农机科技推广,2005(11):28-28.
被引量:1
3
张甲耀,李静,夏威林,邓南圣.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6,2(2):193-199.
被引量:54
4
金海洋,姚政,徐四新,杨建军.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39-41.
被引量:35
5
郑立臣,解宏图,张威,张旭东.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6,15(1):80-83.
被引量:53
6
徐泰平,朱波,汪涛,况福虹.
秸秆还田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30-32.
被引量:66
7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谢瑞芝,高世菊.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J]
.作物学报,2006,32(3):463-465.
被引量:168
8
张雪松,申双和,李俊,于强.
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_4的吸收特征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2):181-188.
被引量:25
9
胡诚,曹志平,叶钟年,吴文良.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3):808-814.
被引量:95
10
郑家国,姜心禄,朱钟麟,谢红梅,卿明福.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6,25(1):30-33.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47
1
叶厚专,古新序,药林桃.
丘陵山地水稻生产种植制度调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62-165.
被引量:6
2
吴江红.
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农技服务,2008,25(4):103-103.
被引量:11
3
方日川.
祁门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概况[J]
.农技服务,2008,25(5):97-97.
被引量:1
4
武术,林先贵,尹睿,胡君利,毛婷婷,冯有智,朱建国.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添加麦秸条件下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4):32-36.
被引量:16
5
毛丽萍,郭尚,冯志威,赵乘风,孙忠富.
秸秆还田对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372-375.
被引量:10
6
刘秋艳.
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5):16-17.
被引量:4
7
刘尧,李力,李俊,关大伟,姜昕,沈德龙,杜秉海.
玉米秸秆高效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选育及其组成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37-4446.
被引量:19
8
张伟.
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85-287.
被引量:2
9
梁榕旺,徐淑莉.
我国秸秆资源现状及其利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21-23.
被引量:36
10
杨滨娟,钱海燕,黄国勤,樊哲文,方豫.
秸秆还田及其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2012,2(5):1-4.
被引量:102
同被引文献
56
1
于雪斐,伊松林,冯小江,张齐生.
热解条件对农作物秸秆热解产物得率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S1):174-177.
被引量:9
2
潘爱兵,王瑞萍.
秸秆覆盖节水灌溉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5(2):19-20.
被引量:5
3
胡荣根.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97-98.
被引量:3
4
吴行国,朱桂珍,韩芳.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示范推广[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94-95.
被引量:13
5
周建斌,张合玲,叶汉玲,邓丛静,张齐生.
几种秸秆醋液组分中活性物质的分析[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2):34-36.
被引量:19
6
杨伏高.
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09,36(3):3-4.
被引量:1
7
李云,王正阳,苏向华,宋青丽,张伟锋,黄麦玲.
棉花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浅析[J]
.中国棉花,2009,36(12):36-36.
被引量:7
8
姜兴顺.
界首市农作物秸秆还田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01-101.
被引量:4
9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
中国主要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区域分布[J]
.农机化研究,2010,32(3):1-7.
被引量:158
10
潘宁,张守成,徐加健,孙永莲,唐钧.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上海农业科技,2010(2):22-23.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于万里,方勇,董合干,马成学,窦永明,李胜麟.
棉花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疆农业科技,2023(4):45-46.
被引量:2
2
于万里,董合干,夏雪梅,马成学.
新疆棉花秸秆直接还田的操作技术规程初探[J]
.新疆农业科技,2023(3):8-9.
被引量:1
3
汪艳.
论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219-219.
被引量:1
4
陈纪康,俞成康,姚尔群,姚毛龙.
棉秸秆机切还田效果及操作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52-252.
5
石祖梁,王飞,王久臣,李想,孙仁华,宋成军.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5):8-16.
被引量:147
6
石祖梁,李想,王久臣,王飞,孙仁华,宋成军.
中国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利用模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0(S1):202-205.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
184
1
喻涛,张华刚,杨娇娇.
植物纤维运用于氯氧镁水泥制品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1):159-160.
被引量:3
2
薛颖昊,冯浩杰,孙仁华,胡潇方,李晓阳,徐志宇.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108-118.
被引量:15
3
李泽媛,郑军.
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研究脉络和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16-26.
被引量:29
4
龙非凡,张焕.
从乡村地被到生态外衣——“双碳”背景下秸秆保温板的生态效益与城乡应用研究[J]
.中国建筑教育,2022(2):142-153.
5
韩硕,周孝峰.
绒山羊秸秆饲料轻简化高效利用技术[J]
.现代畜牧兽医,2018(12):39-41.
被引量:2
6
张丽霞,王俊文,王立春,王琦.
有机物料腐熟剂在东北农作物秸秆还田上的应用[J]
.东北农业科学,2018,43(6):5-8.
被引量:19
7
班晓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策略探索[J]
.科学技术创新,2017(29):195-196.
被引量:3
8
田慎重,郭洪海,姚利,宫志远,董亮,边文范,罗加法,张玉凤.
中国种养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发展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B11):123-131.
被引量:44
9
张婷,苏世伟.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江苏省秸秆物流中心选址研究[J]
.物流科技,2019,42(7):133-136.
被引量:7
10
马英慧,周紫阳.
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展望研究[J]
.种子科技,2019,37(7):32-32.
被引量:1
1
刘志坚,张勇跃,刘国庆,马林平,黄大华.
甘薯南繁杂交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2006(3):40-41.
被引量:2
2
沙达提.
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操作技术要点及故障处理[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9(6):36-37.
3
侯伟,王孝春,蔡武宁.
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8):112-113.
被引量:5
4
牛俊义.
地膜覆盖栽培操作技术要点[J]
.甘肃科技情报,1989(2):27-28.
5
秸秆粉碎还田机操作技术要点[J]
.乡村科技,2014,0(15):26-26.
6
冀圣江,肖水英,曹庆宪.
浅谈储粮机械通风操作技术要点[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9,15(4):36-37.
被引量:1
7
杨松,熊再彪.
操作使用微耕机易犯的毛病及对策措施[J]
.云南农业,2011(1):50-51.
被引量:2
8
王吉祥.
运输机离合器正确使用八个要点[J]
.浙江农村机电,2002(1):4-5.
9
魏云丰.
9TEY-110型移动式鹅(鸭)填饲机操作技术要点及故障处理[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180-181.
10
金志刚,陈金湘,伍学松.
农杂62制种操作技术要点[J]
.作物研究,2001,15(S1):40-41.
农技服务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