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甲基三氯硅烷α-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Research Progress on α-functional group of methyltrichlorosil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甲基三氯硅烷α-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α- functional group of methyhrichlorosilane was introduced.
作者
陶春元
吴海英
机构地区
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南昌大学化学系
出处
《有机硅材料》
CAS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Silicone Material
关键词
甲基三氯硅烷
α-官能团硅烷偶联剂
杂氮硅三环
methyltrichlorosilane, α - functional group, silatrane
分类号
O627.41 [理学—有机化学]
作者简介
陶春元(1957-),男,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及应用化学的教学与科研。电话:13979228159。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9
1
吴盛全.
甲基三氯硅烷的综合利用[J]
.有机硅材料,2000,14(1):23-25.
被引量:23
2
VORONKOV M G, STANKERICH V K, KUKHAREV B F. Thermal chlorination of methyltrichlorosilane [J ]. Zh Prikl Khim ,2001 ,74(5) .778 -780.
3
袁法祥,张平,贾玉珍,谢桂荣,郭贞姬.
甲基三氯硅烷的氯化方法[J]
.化工科技,2006,14(5):73-75.
被引量:4
4
蔡宏国,申建一.
硅烷偶联剂及其进展[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3,5(5):47-51.
被引量:21
5
王淑荣.
硅烷偶联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
.精细石油化工,1995,12(5):33-37.
被引量:19
6
南京大学.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和应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2):61-67.
7
李国威,顾玮瑾,刘维俭,王明亚,史保川.
氨烷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8,12(4):9-11.
被引量:7
8
邬继荣,陈利民,许文东.
新型硅烷偶联剂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16(4):48-50.
被引量:26
9
曹永兴.
能粘PE的RTV硅橡胶的研制[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8,12(2):4-6.
被引量:5
10
张增佑,夏泽斌,李树正,张素华.
合成高效杀菌剂氟硅唑类似物的新方法[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6,10(3):1-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彭自力,韩关佑.
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HD-109的合成[J]
.浙江化工,2004,35(6):10-12.
被引量:12
2
蔡宏国,申建一.
硅烷偶联剂及其进展[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3,5(5):47-51.
被引量:21
3
薄宪明.
硅烷偶联剂在填充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
.国外塑料,1994,12(2):5-12.
被引量:22
4
谢庆兰.
一类强生物性有机硅化合物—杂氮硅三环[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89(1):13-14.
被引量:3
5
吴观丽.
杂氮三环化学的进展[J]
.有机化学,1989,9(4):289-299.
被引量:7
6
王淑荣.
硅烷偶联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
.精细石油化工,1995,12(5):33-37.
被引量:19
7
叶松,秦勇.
具有生物活性的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的理论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4):374-377.
被引量:4
8
叶发青,罗宣干,卓仁禧.
含5-氟尿嘧啶的杂氮硅三环衍生物的合成[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5(4):245-249.
被引量:2
9
朱淮军,廖洪流,李凤仪.
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05,33(9):54-56.
被引量:6
10
廖仁安,陈晓.
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ⅩⅢ)──1-(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亚甲基-2,8,9-三氧杂-5-氮-1-硅杂三环[3,3,3,0^(1,5)]十一烷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0):1583-158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20
1
汪水平,熊传辉,王重辉.
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的合成与性质[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S1):270-273.
2
史保川,孙培培,顾玮瑾.
顶替进口纺织印染助剂——有机硅柔软剂原料的开发和应用[J]
.有机硅材料,2001,15(S1):1-4.
被引量:5
3
李静,高中良,刘英浪,郭湘立.
双(4-氟苯基)氯甲基甲基硅烷的合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2(2):46-48.
被引量:2
4
李建隆,钟伟.
二甲基二氯硅烷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1,30(S2):89-94.
被引量:3
5
苏花平,陈静,李中华.
含杂氮硅三环的取代芳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有机硅材料,2005,19(2):1-4.
被引量:5
6
张增佑,成俊然,李树正,张素华,郭婉英.
拜丹和多雷净的硅烷化研究[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4,8(4):17-20.
7
陈向前,陈清,成三弟.
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应用[J]
.浙江化工,2005,36(6):30-31.
被引量:2
8
涂春潮,齐暑华,周文英,赵维.
聚乙烯用胶粘剂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2005,14(7):41-45.
被引量:4
9
田金星,谢尚桐.
偶联剂及其在矿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
.化工矿山技术,1995,24(5):55-58.
被引量:3
10
孙幼红,周宏,施梅.
气相白炭黑表面处理率的影响因素及判定[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7(4):563-56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胡慧萍,陈德本,侯伟红,汪绍弟,李芝扬.
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和甲基环己基二氯硅烷的合成[J]
.化学世界,1993,34(7):336-338.
被引量:9
2
姜振华,陈发德,张进,王东坡.
溶剂法合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J]
.有机硅材料,2005,19(5):18-20.
被引量:11
3
章基凯.
有机硅材料工业近况和技术发展动向[J]
.化学世界,1996,37(7):339-346.
被引量:8
4
钟桂云,张招贵,黄旺生,黄建平.
甲基二烯丙基乙氧基硅烷的合成[J]
.化工新型材料,2006,34(7):71-72.
被引量:2
5
陈利明,陈清,田军昊.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工艺研究[J]
.浙江化工,1996,27(3):16-18.
被引量:7
6
杨百勤,袁跃华,田茂忠.
有机硅改性磷酸化蓖麻油的合成[J]
.精细化工,2007,24(5):489-492.
被引量:9
7
卜志扬,范宏,谭军,李伯耿,邵月刚,任不凡.
低氯含量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的合成与表征[J]
.科技通报,2007,23(5):715-717.
被引量:4
8
王玉忠,王德义.含磷共聚醋/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阻燃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7:4.
9
王晓君,刘吉平.鱗酸酯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C].2011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 :116 - 118.
10
王彦林,杨健,邹国栋,等.一种笼状含硅季憐型阻燃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P].ZL:201110042944. 1.
引证文献
3
1
曾小波,陈科峰,罗孟飞.
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11,18(1):47-49.
被引量:1
2
王彦林,严生,杨健,邹国栋.
笼状有机硅季鏻盐阻燃抗静电剂的合成[J]
.精细化工,2013,30(6):665-668.
被引量:4
3
张光霞,冯冬然.
由一甲三氯硅烷制备甲基硅酸铝的工艺研究[J]
.硅酸盐通报,2018,37(4):1235-12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爱霞,周勤,陈莉.
2013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14,28(3):191-217.
被引量:2
2
葛燕梅,董信,王彦林.
阻燃成炭剂二甲基硅氧基双笼环磷酸酯的合成[J]
.精细化工,2014,31(11):1390-1393.
被引量:6
3
蒋杰,孙连强,徐战,韦坚红.
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J]
.塑料助剂,2016(2):1-4.
被引量:16
4
陈法雄,胡连娟,柳红霞,戴伟凯,兰支利,肖自胜.
新型UV固化抗静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精细化工,2016,33(5):504-508.
被引量:2
5
胡娟,张爱霞,陈莉,李文强,曾向宏.
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19,33(3):218-246.
被引量:10
6
蔡冬利.
氯硅烷歧化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工艺研究[J]
.有机硅材料,2020,34(4):48-50.
被引量:3
7
杜宏伟,姚中鹏,辛梓杰,王文金,匡建国.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的研究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23,37(1):85-87.
1
卢惠和,潘玲,韩松鹤,郝凤岭.
甲基、氯甲基取代杂氮硅三环的红外光谱研究[J]
.弹性体,1998,8(2):22-24.
2
李中华,朱传方.
杂氮硅三环化合物[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6,10(1):1-5.
被引量:12
3
陶春元.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J]
.九江师专学报,1997,16(6):21-23.
被引量:2
4
陶春元,严平.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J]
.上海化工,1999,24(2):14-15.
被引量:3
5
苏花平,陈静,李中华.
含杂氮硅三环的取代芳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有机硅材料,2005,19(2):1-4.
被引量:5
6
母昭德,宋雪清,孙丽娟,谢庆兰.
三芳基锗取代丙酸与乙氧基三氧杂氮杂硅杂三环[3,3,3,0^(15)]十一碳烷的反应[J]
.有机硅材料,2001,15(4):1-4.
被引量:4
7
段杰,陈志,林英贤.
取代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
.山东化工,2001,30(3):6-7.
被引量:3
8
吴向荣,程宪涛,靳利敏,李清,张利利.
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粘接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6,45(2):12-15.
被引量:2
有机硅材料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