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
被引量:
17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he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ilmmake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口述历史有广义、有狭义,有古典型、有现代型,有一般性口述历史,有专业性口述史学的区别。口述史学有人民性、专业性、规范性特征。人民个人主体讲述不仅是口述历史的特点,也是口述史学独立或自立的依据。口述历史不仅是一种会话叙事,更是一种独特模式的心灵考古。
作者
陈墨
机构地区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8,共8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口述史学
人民个人主体
心灵考古
分类号
J992.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作者简介
研究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9
1
杨祥银.
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7(3):47-58.
被引量:53
2
袁水拍、钟惦荣、李进执笔.《武训历史调查记》.1951年7月23-31日,《人民日报》.
3
Paul Thompson: 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 P265.
4
杨祥银,于沛.
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介绍几本英文口述史学读本[J]
.史学理论研究,2002(4):146-154.
被引量:9
5
杨祥银.《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介绍几本英文口述史学读本》.作者主页:http://oralhistory.netfirms.com.
6
Paul Thompson, 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 P21.
7
[美]威尔杜兰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王琴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8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9
Ronald. J.Grele, Envelopes of Sound: The Art of Oral History.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9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杨洁.
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历史研究,1999(2):182-187.
被引量:8
2
鲍晓兰.
西方女性主义口述史发展初探[J]
.浙江学刊,1999(6):85-90.
被引量:8
3
多萝苔.维尔琳.
口述史与妇女历史研究:来自德国的经验[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35-141.
被引量:4
4
屈雅君.
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46-148.
被引量:5
5
布鲁斯.M.斯蒂文.
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1):85-93.
被引量:13
6
沈固朝.
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们的启发[J]
.史学理论研究,1995(2):98-107.
被引量:23
7
杨祥银.
试论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J]
.史学理论研究,2000(3):37-46.
被引量:57
8
杨祥银.
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7(3):47-58.
被引量:53
9
国际口述历史协会的官方网站:http://www.ioha.fgv.org.
10
Paul Thompson, The Voice of The Past : Oral History,p.21.
共引文献
58
1
朱红.
口述历史出版物热潮透视[J]
.出版科学,2006,14(4):37-40.
被引量:7
2
李宝梁.
现代口述史的兴起与研究述要[J]
.社科纵横,2007,22(7):113-114.
被引量:6
3
徐国利,王志龙.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5(1):118-125.
被引量:33
4
杨祥银,于沛.
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介绍几本英文口述史学读本[J]
.史学理论研究,2002(4):146-154.
被引量:9
5
熊月之.
口述史的价值[J]
.史林,2000(3):1-7.
被引量:71
6
王炎.
海峡两岸的口述史研究与交流[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28-33.
7
王小莉,李飞龙.
近五年来国内口述史学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信息,2005(6):30-35.
被引量:4
8
金久红.
从《史记》采撰特点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J]
.北方论丛,2006(4):93-96.
被引量:4
9
于和田.
访谈式调查对于历史教学的价值[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8.
10
王宇英.
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J]
.史学集刊,2006(5):76-8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4
1
谭善明.
论话语修辞中审美与认知的张力[J]
.中国文学研究,2009(1):9-11.
被引量:1
2
庞涛.
论现代视听科技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应用[J]
.民族研究,1999(2):31-41.
被引量:7
3
赵建群.
论“历史的碎化”[J]
.史学理论研究,1993(1):121-127.
被引量:5
4
高凌云.
从物联网技术路线发展 浅析二维码与RFID博弈[J]
.射频世界,2010(6):65-66.
被引量:4
5
费孝通,方李莉.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J]
.民族艺术,2001(1):8-19.
被引量:65
6
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31-134页.
7
唐德刚.《张学良自述的是是非非(代序)》,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8
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2页.
9
郑雪来.《丽尼,不该被遗忘》,收入郭梅尼编.《忆丽尼》,第84-92页,第87-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
《忆丽尼》.
引证文献
17
1
陈墨.
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
.当代电影,2011(3):96-103.
被引量:25
2
陈晓云,江楠,缪贝.
2010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J]
.当代电影,2011(4):83-89.
3
黎煜.
从口述话语到出版文本:口述历史修辞学——结合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J]
.当代电影,2011(5):115-121.
被引量:6
4
陈晓云.
2001-2010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概述[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39-45.
被引量:1
5
边静.
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杂谈[J]
.当代电影,2011(7):82-86.
被引量:3
6
周夏.
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之记录方式[J]
.当代电影,2011(11):78-80.
被引量:2
7
黎煜.
对话过去、当下、未来:口述与历史[J]
.当代电影,2012(1):96-102.
被引量:7
8
黎煜.
对话过去、当下、现在:口述与历史撰写[J]
.当代电影,2012(3):69-75.
被引量:4
9
陈墨.
口述历史:个人记忆与人类个体记忆库[J]
.当代电影,2012(11):85-94.
被引量:29
10
魏少华.
“口述历史”与《我的抗战》采访呈现的得失[J]
.新闻界,2013(17):51-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夏丽丽.
记忆、历史与影像表达——基于养老社区口述史纪录片创作的田野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6):122-133.
被引量:1
2
钱茂伟,桂尚书.
口述史是当代公众史记录的基本路径[J]
.史学月刊,2021(9):122-131.
被引量:9
3
郝童童,张永宏.
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共同体构建——基于闽南舞狮运动传播中国台湾的文化考察[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2):176-184.
被引量:1
4
晏瑾.
浅谈口述历史在博物馆业务中的运用——以安徽名人馆为例[J]
.安徽文博,2020(1):16-20.
5
刘晨芳.
论口述历史的陷阱[J]
.神州,2011(5):74-74.
被引量:1
6
王宇英.
口述史:为何与何为[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4):151-157.
被引量:23
7
王宇英.
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的热点审视及其态势[J]
.重庆社会科学,2011(5):107-110.
被引量:14
8
周夏.
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之记录方式[J]
.当代电影,2011(11):78-80.
被引量:2
9
黎煜.
对话过去、当下、未来:口述与历史[J]
.当代电影,2012(1):96-102.
被引量:7
10
黎煜.
对话过去、当下、现在:口述与历史撰写[J]
.当代电影,2012(3):69-75.
被引量:4
1
杨雁斌.
口述史的基本理论面面观——历史学家眼中的口述史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93(7):41-44.
被引量:6
2
阿黎.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J]
.家庭科技,2000(12):7-7.
3
刘晓玉.
百年精勤意 人间佛教缘 读星云大师《百年佛缘》有感[J]
.中国宗教,2014,0(7):78-79.
4
杨雁斌.
浅论口述史学的发展与特点[J]
.国外社会科学,1993(4):45-49.
被引量:17
5
谢艳,任贵华.
公文规范性特征的形成过程[J]
.文学教育,2016(12):98-99.
6
成尚荣.
意义,在时间的流淌中[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0(7):61-64.
7
箐舜.
口碑史学方法评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3):103-109.
被引量:4
8
杨雁斌.
口述史学的综合性质及研究方法管窥[J]
.国外社会科学,1993(8):39-43.
被引量:5
9
李莉薇,孙婉君,周丽欣.
中日两国“徐福东渡”传说嬗变考[J]
.晋中学院学报,2015,32(5):28-36.
10
谭筱筱.
致青春,不曾痛饮[J]
.看世界,2013(11):85-85.
当代电影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