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决定网络交往环境中道德自我养成具有必要性。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交往中的道德自我养成存在困难,可以通过帮助其塑造网络道德人格、学校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网上交往活动与现实交往活动相结合等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作者
李瑞嘉
李传熹
机构地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纺织教育》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TEXTILE EDUCATION
关键词
网络交往
大学生
道德
自我养成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912.1 [经济管理]
作者简介
李瑞嘉(1984-),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E—mail:smileln@163.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郭中然,姜国俊.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3):150-153.
被引量:8
2
李光辉.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自我养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90-9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乔虹,贾琳.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51-54.
被引量:25
2
李娟.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分析及引导对策[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7-38.
被引量:26
3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
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5,37(1):92-99.
被引量:77
4
邓国峰,廖柏明.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分析及德育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3):195-199.
被引量:12
5
陈妙,孔克勤.
台湾网络成瘾问题硕博士学术研究现况[J]
.心理科学,2005,28(5):1253-1255.
被引量:20
6
宋爱芬,史学武.
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综述[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3):268-270.
被引量:13
7
[4]Kraut R,Patterson M,Lundmark V,Kielser S,Mukopadhyay T,Seherlis 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and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y Well_being?American Psychology,1998,9:1017-1031.
8
杨彦平,崔丽娟,赵鑫.
团体心理辅导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矫治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科学,2004(3):46-48.
被引量:50
9
李琼.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弱化及其对策分析[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8-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4
1
郭晓莉.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J]
.学理论,2009(15):262-263.
2
宁静.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化的新视角[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74-76.
被引量:3
3
郭晓乐,李新晓,龙芝辉.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教育改革措施探讨[J]
.科教导刊,2011(19):148-148.
被引量:1
4
李学锋,王莹,石冬旭.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网络规范的建立[J]
.教育与职业,2012(29):175-176.
被引量:5
5
程婧.
网络化生存:“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态[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1):140-142.
被引量:1
6
蔡润芹,何昌,寸仙娥.
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4):17-22.
7
董琰.
论网络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J]
.时代教育,2015,0(21):166-167.
8
程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危机[J]
.才智,2010,0(2):205-206.
被引量:1
9
罗南.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监管问题及对策[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0(12X):2946-2947.
被引量:1
10
王泽.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网络道德[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2):23-24.
被引量:2
1
张玉.
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基于外部环境的视角[J]
.社科纵横,2014,29(11):30-33.
2
焦建忠.
坚持“七抓、七突出” 创建养成教育特色校[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11(2):17-19.
3
吕维智.
试谈名师四大品质的自我养成[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4(3):67-67.
4
谭恒.
西部地区幼儿教师自我养成性评价的重要性探究[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29):5-5.
5
黄兴春.
浅谈研究生素质的自我养成[J]
.学理论,2010(30):226-226.
6
高建昌,刘社华,何理想.
浅谈研究生素质的自我养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38-41.
被引量:3
7
谢文海.
抓好养成教育 拓宽德育渠道[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1,0(8):19-20.
8
丁丹,刘英姿.
高校辅导员素质修养要求及自我养成探析[J]
.文史博览(理论),2009(6):83-84.
被引量:2
9
鲁秀秀,孙进.
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对策初探[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5):91-94.
被引量:1
10
严尧.
大学生廉洁意识自我养成探析[J]
.中国职工教育,2012,0(A07):52-53.
纺织教育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