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激素及相应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IgA肾病,疗效肯定;无明显激素相关不良反应,能明显减少蛋白尿,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
周忠海
张俊凯
王卫松
李丽华
许化恒
机构地区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2期229-230,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46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1
1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王梅,王海燕.
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34-838.
被引量:182
2
陈香美,谢院生.
重视延缓IgA肾病进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4):235-237.
被引量:155
3
聂莉芳.
IgA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9-10.
被引量:111
4
聂莉芳.
68例IgA肾病的中医辨证研究[J]
.中医杂志,1995,36(6):358-358.
被引量:31
5
聂莉芳,余仁欢,于大君.
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59-61.
被引量:64
6
聂莉芳,于大君,余仁欢,林秀彬,孙建实,张胜容,何立群,方敬爱,方芳,张昱.
308例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66-68.
被引量:37
7
王永钧,陈洪宇.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建议[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2):63-66.
被引量:25
8
聂莉芳,韩东彦,于大君,王洪霞,余仁欢,孙红颖.
467例慢性迁延期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7):404-405.
被引量:20
9
陈香美,陈以平,李平,陈建,谌贻璞,周柱亮,陈威,赵宗江,危成筠,魏日胞,邓跃毅,李建军,杜婧,周瑾,何亚妮.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197-201.
被引量:237
10
张灿伟,郭立中.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07,13(11):76-7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洪英,杨剑辉,赵喜荣.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J]
.实用医药杂志,1996,14(4):246-247.
被引量:2
2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王梅,王海燕.
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34-838.
被引量:182
3
王耀献,王秀梅,刘尚建.
lgA肾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4):683-685.
被引量:7
4
王海燕,章友康.
充分重视电镜检查在肾脏疾病病理学诊断中的作用[J]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0):651-652.
被引量:4
5
聂莉芳.
68例IgA肾病的中医辨证研究[J]
.中医杂志,1995,36(6):358-358.
被引量:31
6
聂莉芳,于大君,余仁欢,林秀彬,孙建实,张胜容,何立群,方敬爱,方芳,张昱.
308例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66-68.
被引量:37
7
李永新,张参军.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炎35例[J]
.江西中医药,2005,36(12):21-21.
被引量:3
8
耿小茵,王耀邦,李小球,叶丽姿,谌朝霞,王红.
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3):21-22.
被引量:2
9
陈香美,陈以平,李平,陈建,谌贻璞,周柱亮,陈威,赵宗江,危成筠,魏日胞,邓跃毅,李建军,杜婧,周瑾,何亚妮.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197-201.
被引量:237
10
刘晓微.
益肾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32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28-32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46
1
李宏岩,郭玉芹,马晓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作用机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41-44.
被引量:1
2
张帅,张守琳,邹迪,何鸣宇,南赫.
基于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条目权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8):2752-2758.
被引量:3
3
赵洁,孟立锋,莫超,蓝芳,梁春琴,史伟.
基于“咽肾相关”理论防治IgA肾病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148-1152.
被引量:8
4
马铭悦(综述),郭恩绵(综述),吕静(审校).
郭恩绵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药对论述[J]
.武警医学,2020(10):912-916.
被引量:2
5
姜玉华,蔡雨孜,娄文娇,刘玉宁,刘伟敬.
刘伟敬从风-虚-瘀论治肾性血尿思路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28-31.
被引量:11
6
陈宗禹,王亿平.
王亿平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8):267-268.
7
李延诚.
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疗效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101-102.
被引量:1
8
李志更,王天芳,任婕,杜彩凤.
中医科研中几种常用数据挖掘方法浅析[J]
.中医药学报,2008,36(2):29-32.
被引量:32
9
徐曾涛,吴符火.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09,29(2):114-115.
被引量:4
10
李深,饶向荣,王素霞,张改华,李晓玫,戴希文,陈可冀.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Clinical Pathology in 227 Patients with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9,15(3):170-17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5
1
王健平,胡顺金,姚淮芳,方琦.
补阳还五汤加味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作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1):12-13.
被引量:17
2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王梅,王海燕.
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34-838.
被引量:182
3
阮雪玲,张秀薇,郑东文,佘燕萍,吴恒莲,刘国辉,林宏初.
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2):147-149.
被引量:79
4
王亚平.
当归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重庆医药,1989,18(4):39-41.
被引量:51
5
陈香美,陈以平,李平,陈建,谌贻璞,周柱亮,陈威,赵宗江,危成筠,魏日胞,邓跃毅,李建军,杜婧,周瑾,何亚妮.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197-201.
被引量:237
6
吕伟,刘明日,钟百灵.
谊肾Ⅱ号加来氟米特治疗隐匿性肾炎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5):334-335.
被引量:4
7
邓宏韬,时蔡林,王国斌,熊鹏.
补气活血益肾法治疗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43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06,38(11):25-26.
被引量:5
8
李秋芬.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32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2):709-709.
被引量:18
9
刘建华,庄永泽,曾金雄,曾玲,宋屿娜,王丹,郑智勇,兰小鹏.
芪莲茅根汤治疗蛋白尿型IgA肾病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6,23(6):458-461.
被引量:5
10
聂莉芳.
IgA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9-10.
被引量:111
引证文献
9
1
迪亚尔.地里木拉提,吐尔逊娜依.玉山,迪亚尔.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0):155-156.
被引量:3
2
杜安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3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60-261.
3
周瑞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系统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16-216.
被引量:1
4
薛安刚.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26):102-103.
被引量:2
5
宋欢,倪道磊,金伟民.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4,45(12):73-75.
被引量:2
6
刘垠浩,陈丽贞,蓝元隆,戴秀娟.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IgA肾病35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0):68-70.
被引量:3
7
王青青,卢嫣,王怡.
IgA肾病的中医治疗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1):1021-1023.
被引量:4
8
李成林,朱彩凤.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7,34(1):79-82.
被引量:6
9
杨珂,李靖,何俊伯,张正媚,王梅杰,周妍,赵鑫雨,周梦远,岳书颉.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选择[J]
.世界中医药,2023,18(14):2045-205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张洪娜.
血清及尿液蛋白检测对IgA肾病的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2013,19(11):97-98.
被引量:1
2
肖伟,任翔,任泽银.
IgA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探析[J]
.当代医学,2013,19(31):68-69.
被引量:4
3
车桂彦,耿嘉.
补阳还五汤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925-926.
被引量:8
4
孙晓敏,林昌松,唐杨,项磊,周卫东,罗仁,赵晓山,刘艳艳.
不同中医治法对IgA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5,15(8):1059-1065.
被引量:2
5
张晓利,吴银,高欢欢.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79-180.
被引量:1
6
李成林,朱彩凤.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7,34(1):79-82.
被引量:6
7
郝海斌.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效果对比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107-108.
被引量:4
8
边红萍.
张胜容巧用银翘散治疗肾脏病经验[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3031-3033.
被引量:3
9
杨雨竹,管鑫,高建东.
IgA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10):932-933.
被引量:5
10
杨柳,李爱平,张王宁,秦雪梅.
黄芪及含黄芪经方在治疗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8,49(14):3419-3424.
被引量:150
1
周忠海,李丽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伴部分新月体形成IgA肾病临床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31-132.
2
刘晔.
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TDP照射治疗肌筋膜炎46例[J]
.河南中医,2011,31(6):668-669.
被引量:8
3
胡卫东,陈德宁,邹达民,周文彬,杨安群,黄海,刘伟英,严春梅,曾宇娟,叶梅芳.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86-87.
被引量:8
4
刘耿朗,张华峰,刘娟.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52-5053.
被引量:8
5
唐荣.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8):1024-1025.
被引量:1
6
胡卫东,刘伟英,严春梅,黄海,杨安群,曾宇娟.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体会[J]
.新中医,2013,45(2):165-165.
被引量:2
7
王刚,关宏刚,陈超,陈苑妮,沈源彬,霍智铭,梁亮科.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8):1072-1075.
被引量:6
8
孙瑞涛,杨毅勇.
补阳还五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4):104-107.
被引量:11
9
李瓦里,杜学忠,张建梅,高宏,孙波.
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退行性变所致腰腿痛的临床体会[J]
.天津中医药,2007,24(1):35-35.
被引量:2
10
薛安刚.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26):102-103.
被引量:2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